扬州清曲,是绽放在扬州地区一朵清远益香的曲艺之花。扬州清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在扬州民歌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消化其他艺术营养而形成的抒情与叙事兼长的古典曲艺。
作为扬州的文化瑰宝和文化名片,2月10日晚扬州清曲登上了央视一套《新闻联播》节目。
画面中,扬州曲艺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包伟正在演唱扬州清曲《扬州小巷》。
只见她身着白色旗袍,手抱琵琶,在舞台中央款款而坐,顺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弦音,优美的嗓音缓缓开唱。“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虽是寒冬,但这诗意唯美的韵律仿佛唱响了春日的序曲。
资料图片
包伟,扬州曲艺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演员,两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江苏省非遗项目扬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
据了解,这首由她演唱的《扬州小巷》是根据扬州小巷的历史元素,采用扬州清曲的经典曲牌创作而成,精准致美地反映了扬州历史文化独特风情,集中展现了古城小巷具有代表性的物像和人文要素,被曲艺界专家和观众一致誉为“词美、曲美、画面美,不可多得的曲艺精品”。
资料图片
清曲悠扬,一曲醉人心
扬州清曲孕育于元,形成于明,兴盛于清,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
尽管历史久远,但是扬州清曲这门艺术,至今依然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它是扬州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至今还传唱在扬州的大街小巷之中,它至今还在活态传承,用一声声唱腔,传唱着一个城市的美丽传奇。
(来源/扬州广电新媒体 编辑/季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