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几大电商平台陆续发布了2018年货大数据。虽然数据各有特点,但也都同样显示了这背后中国人流动的“亲情地图”: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将“心意”寄回家乡;中华老字号走俏;消费升级,解放双手,即食烹饪、打扫类机器人受到极大欢迎,等等。同时,旅行过年也成了时髦的事情。
撺了1年的乡情,正在通过年货包裹率先归家。阿里数据发现,广东寄到湖南最多货品的是毛衣,浙江寄到江西最多货品是文胸和中老年女装,上海市寄到安徽最多货品是膨化食品,江苏寄到安徽最多货品是开心果,而北京寄到河北最多货品是猫砂,其次才是电热锅等等。
父母孩子都在淮安的黄先生说,自己在南京,虽然隔得不远,但也很少回家。他的网购地址都是家乡的地址,平常时不时会给家里寄去一些生活用品。这次过年给爸妈买了个扫地机器人,让他们轻松一点:
“过年回去,提着东西也不方便。特产啊什么的,他们也不会太那个(需要)。”
年货正在从满足物质到改善生活品质变迁,今年的天猫年货节消费者更倾向于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 数据显示,烹饪机器人这类做饭神器的购买人数增长了145%。如,擦窗机器人、蒸汽拖把轻松帮爸妈搞定大扫除,年货节期间成交人数增幅高达169.44%和320%。洗碗机成交人数增幅达187.88%,年夜饭礼盒增幅达217%,到货就能有吃。
数据显示,中华老字号一直高居澳新、欧美等华人集聚地区的热搜榜,其中老干妈、永久、大白兔、张小泉、西泠印社、龙泉宝剑等成为搜索热度最高的国货品牌。“买的是商品,寄托的却是乡愁。” 京东年货大数据也显示:传统老字号品牌及进口食品也成为春节期间人们最关注的“网红食品”:稻香村、立丰、皇上皇成为最受全国人民喜爱的老字号品牌。阿里巴巴公众与客户沟通部刘晓杰:“天猫让北京稻香村、广州酒家、功德林等一批各地知名老字号集体“变身”,打包进入天猫礼盒,重新成为年轻人的“年货新宠”。老字号品牌销量突飞猛进,实现了300%的整体增长。同时,随着“天猫出海”这一新商业的到来,原本曲高和寡的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物质载体和内生活力,海外华人购买“老字号”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
过年送啥最讨喜?健康产品销售数据,堪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年货采买风向标”。送礼、敬孝心是主旋律。其中,家庭和婚育等因素鲜明影响了不同年龄人群的健康消费心智:70后则偏爱参类滋补品,80后购买的老年体检套餐最多,90后更青睐购买燕窝和阿胶。此外,今年年货节期间恰逢全国大范围出现持续降温,因此保暖型腰带一类的保健护具销量相较往年尤为突出。
当然,酒类助兴也少不了,年货节期间大家最钟爱的还是传统白酒,五粮液、茅台、洋河三个品牌最受欢迎,不同地域也有不同偏爱,京东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年货节期间啤酒销量全国占比第一,河南地区更钟爱本土“年味儿”,白酒品类销售占比遥遥领先,成为全国最能喝的省份;重庆地区春节更讲究情调,葡萄酒销售占比全国第一。阿里数据则显示:浙江沪地区更加注重养身,保健食品酒TOP10省市,仅江浙沪地区就占到了三席。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编辑/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