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市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围绕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这一根本任务,推动“体教结合”,取得明显成效。全年举办田径、游泳、足球等45项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参与青少年超过12万人次。
经过长期培育,苏州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已成为全市项目最多、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青少年体育赛事。去年,苏州继续强化学校、市(县)区、市三级竞赛体系,提高比赛规范性、趣味性和专业性,做好赛事服务。阳光体育联赛的赛制进一步创新,小学、初中组比赛增加了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参赛,实现了各类学校全覆盖。首次增设了高尔夫球、皮划艇、攀岩等8个推广项目,拓宽了覆盖面,扩大了吸引力。作为龙头赛事的“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校园篮球联赛、手球学校联赛,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
“竞赛是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杠杆,要吸引更加青少年加入到比赛中来。”苏州市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副处长钱立峰介绍,今年,苏州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将首次把“冬季三项”(跳绳、踢毽、跑步)项目融入进来,足球、篮球、击剑三个项目还将允许以俱乐部为单位参赛,以扩大参与面。除了赛事本身,将积极组织“夏令营”等活动,将比赛与苏州承办的各类大型比赛结合,丰富内容,提高运动员和教练员水平。比赛期间,将加强体育文化的展示宣传,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体育故事、感受体育精神。
去年,苏州有2个直属训练单位成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有5个体校获评7个项目的全国田径单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新增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57所,总数达到152所,数量列全省第一。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新增26所,35所学校成为新一周期省级体育传统校,23所学校获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3个青少年俱乐部成为省示范性奥林匹克俱乐部。全年,苏州还举办了田径、篮球、足球以及科技智力等9个项目的市级体育教师专项培训,邀请国家田径队副总教练余维立、短跑名将苏炳添的教练袁国强等专家授课,有409人参加,取得了良好效果。
“发展青少年体育,要努力实现普及体育项目和提高训练水平,校内体育课程和校外体育培训、学校体育教育和社区体育服务三个方面相结合。”钱立峰说,今年,将继续与苏州市教育局等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好年度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评选命名一批市级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加强体育老师的培训,实现体教结合、教体融合发展,让苏州青少年更健康。
(来源:引力播 编辑/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