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从国外飞来无锡,就为找她看病

2018年02月08日 07:15:05 | 来源:现代快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赵景芳(中)正在问诊

  2月4日,是由国际抗癌联盟(UICC)发起的“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是:我们能,我能战胜!肿瘤是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公敌,人们对它了解越多,就越感到可怕。患了肿瘤后,人们总想去一线城市的大医院治疗,那里代表着全国甚至世界一流的医疗水平。然而小小无锡城里,有一位耄耋老专家,不仅“留”住了无数无锡患者,还吸引了大江南北甚至是海外的肿瘤患者纷至沓来。

  她的门诊:患者来自世界各地

  赵景芳每周门诊的时间是周二、周四上午,她的诊室位于无锡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三楼名医堂,古色古香。2月1日、6日上午9点半,记者来到了她的诊室。

  赵景芳今年正好八十岁,发鬓染霜,戴着金边眼镜,气色很好,皮肤光泽,给患者把脉的双手温润如素。她的形象很符合普通人对一个“老中医”的想象。

  “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3g……”询问完病情,看完舌苔,把完脉象,赵景芳口头开出了方子,她的弟子、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倪依群在电脑上操作开方打印。小小的诊室里除了赵景芳,还有四个跟着她学习的抄方医生。来自无锡天一医院的邢剑医生跟随赵景芳学习了两年,他眼中的赵老师非常随和:“我们的思维方式都不同,是以一种互相讨论的状态来学习,赵老师在一旁指点一二,跟她学习比较轻松。”

  赵景芳擅长中医内科、妇科及疑难杂症,尤其对中医治疗肿瘤有深入的研究,积累了50余年治癌经验,创立了“赵氏微调平衡法”,在治疗中晚期癌症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赵教授多年的培养,目前无锡市中医院赵景芳全国名老专家传承工作室团队及医院肿瘤科的传承弟子已经达到了30多人,她的弟子中也不乏已有名望的大家,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尤建良就是其中的一位。该院肿瘤科团队在赵教授多年的引领下,现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江苏省中医示范专科、江苏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

  赵景芳坐诊的半天时间,医院的预约系统中只放了15个专家号,实际上看的门诊量,多的时候甚至有30多个号。这些慕名而来的患者大部分为肿瘤患者,来自南北各地,甚至还有从国外打着“飞的”赶来的。这也成了赵景芳不忍拒绝的最大原因。

  她的理论:“赵氏微调平衡法”

  西医对于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有三种:手术、放疗和化疗,但没有哪一种方法的效果能让人满意——手术是常规疗法中唯一能治愈肿瘤的方法,但它能治愈的也只是癌细胞尚未向周围组织进攻的原位癌时期的肿瘤。

  这样的现状让赵景芳开始思考,癌症疗法的出路,并不在研制出更加强大高效的毒害细胞的化学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在毒杀癌细胞的同时,总会毒杀更多的正常细胞。于是,她产生了“换一种思路治疗肿瘤”的想法,这也是“赵氏微调平衡法”的萌芽。

  赵景芳对她创立的“赵氏微调平衡法”作了通俗的解释:癌肿来源于宿主体内自身细胞,癌病的发生、发展是人体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失调的结果。肿瘤的发生、发展,常致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紊乱,使机体处于不平衡状态。

  微调平衡治癌法是在诊疗过程中,通过精准辨证,不断发现并追踪肿瘤病人每一时期所处的不平衡状态,找到机体内在失衡的关键点,运用中药调理、饮食调养、心理调适等综合调治手段,通过不断的调节,逐步纠正肿瘤病人的功能性、生理性、器质性紊乱,使脏腑功能及阴阳气血平衡和谐,让人体潜在的自我修复、自我更新、自我调节的能力再现,从而使癌细胞逐渐消亡,或使其生长缓慢,达到人瘤共存状态。

  在门诊中,赵景芳对患者强调最多的,是“整体、系统”这样的字眼。打个通俗的比方,西医就是一颗手榴弹,扔哪儿打哪儿,弹片可能会伤及无辜;而赵景芳的“平衡疗法”则是一面盾,把自己保护起来,主动出击,消灭癌细胞。

  她的特色:手写日志记录患者性格和生活习惯

  在观摩赵景芳教授看诊时,抄方医生会手写门诊日志以及一些案例。门诊日志简短扼要,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病名、住址;手写案例则各有不同,有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方子,甚至患者的性格和生活习惯,这些都是开方的依据,也是抄方的弟子们需要学习取经的地方。

  中医治疗肿瘤以往用活血祛瘀、以毒攻毒的方法,但这并不适合所有肿瘤病人,尤其是一些晚期病人和经过放化疗等西医手段后身体虚弱的病人,不适合这样“霸道”的手段,“微调平衡法”就平和很多——组方药味较少,用药量较轻,循序渐进,注重调理中焦脾胃,提倡均衡膳食营养。

  赵景芳与她的团队还研制了相应的特色制剂,比如扶正和胃合剂、肃肺合剂、开道散、消症膏、复脉膏,适用于不同的肿瘤病症。

  2002年,赵景芳作为“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的交流专家,派驻香港东华三院工作,从此孜孜不倦地奔波于香港、内地之间,促进两地中医药事业的交流与发展,赢得了同行的尊敬和患者的爱戴。2016年她回到无锡,但依然有香港的患者慕名前来求医。

  她的观点:心宽一寸,病退一尺

  目前国内外对精神因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都有比较一致的看法: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精神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精神状态积极的,会使病情有所改善;精神状态消极的,则会使病情恶化。

  赵景芳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李韦1978年被确诊为“弥漫性淋巴母细胞型淋巴肉瘤”,治疗收效甚微。1982年,他到无锡疗养,对生死置之度外后,他反而觉得平静,每天徜徉于太湖美景,配合锻炼。五次疗养后,病情缓解期意外延长了。如今,李韦已年逾花甲,平安度过了十几个春秋。

  “我们不能光盯着肿瘤看,要整体考虑,辨证施治,抓住关键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安慰他,鼓励他,让他积极配合治疗。”在和东华三院的远程会诊中,赵景芳这么和对方五个年轻医生说。这个观点在她的诊疗中常常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表现出来。面对各地患者,不管他们是急躁、无助还是悲泣,永远温和谦逊、柔声细语、安慰鼓励。

  赵景芳与她的弟子尤建良等在2015年出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心宽一寸,病退一尺》,书里详细解释了“情志”对于病情的重要性,她说,有效的中药+良好的情绪,这样的方子她将一直开下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