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初一女孩制造了一个梦境,背后的故事让人心酸

2018年02月05日 13:39:3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新春走基层

  今年上初一的李梓涵,就读于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中心中学。妈妈早年去世,爸爸患有肝病,常年在外打工。年关将近,班主任段蘅芮来到李梓涵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家访”。

  土灶边的墙上油烟斑驳,砧板上是班主任带来的母鸡。李梓涵的奶奶一边斩着鸡块,一边和班主任段老师谈心。说到梓涵对爸爸的想念,李奶奶长叹了一口气,她已经两年没见过儿子,也不知道儿子今年回不回家。

  张集镇韩堂村,一排楼房中间的平房,就是李梓涵的家。和很多留守儿童一样,李梓涵一大早就起床干完了家务,捧着书复习英语。

  李梓涵住在爸爸的房间,床头除了一盏台灯,还有一幅爸爸年轻时的照片,每天晚上,李梓涵都在爸爸的“注视”下入眠。嘴上说那是很久之前的照片,一般不去看,但李梓涵很想知道爸爸现在的样子。李梓涵告诉记者,平时学习时就会想念爸爸,担心爸爸在外面会不会冷,她很希望今年爸爸能回来一起过年。

  班主任段蘅芮知道,隔代沟通和心理健康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两大难点。而青春期的留守儿童,需要仔细、耐心的心理疏导。

  班主任担心李梓涵会因为想爸爸而耽误了学业,于是跟她说:“爸爸虽然不回来,他肯定心里面像你一样,老是牵挂着你。我认为爸爸最大的心愿,就是你健康地成长,能够快快乐乐地去学习。如果现在总是在这里分神,势必会影响成绩。如果爸爸春节回来了,我们有一个优异的成绩,可能是对爸爸最好的抚慰。” 

  李梓涵爸爸的身体不好,所以,当护士一直是李梓涵的梦想。班主任段蘅芮说,未来会帮助李梓涵,细致入微地完善生涯规划,并制定一对一长期的帮扶方案。

  像李梓涵这样的留守儿童,徐州铜山区有1万5千名左右。2018年1月10号,徐州市教育局出台《全市中小学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特别提到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铜山区教育局局长吴亮说,铜山作为农村型的教育大区,今年将把着力点放在留守儿童工作上。教育局将对留守儿童进行个性化诊断,然后由具体的年级班主任去实施对孩子的帮扶帮助。

  喜欢唱歌,喜欢tfboys,李梓涵在笔记上写道,现在的时光就是最美好的。虽然老师们不能代替父亲,但是给了她安全感和无限慰藉,守护着她茁壮成长。

  记者手记

  徐州傍晚的气温已经零下。采访完我才注意到,李梓涵穿的是一件老旧的棉服。然而看到李梓涵翻看歌词时,脸上的笑容和阳光,我发现:那种阳光,是成人世界里不常见的美好。

  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农村共有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1726.29万人。物质匮乏、学习困难、缺乏关爱,是很多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也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徐州家校共育实施意见的出台,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多了一份保障。如何保障家校共育效果?如何推进家校共育制度化?如何破解隔代教育等难题?中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努力。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徐仁飞  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