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2018年展览目录发布,潘氏收藏特展将亮相

2018年02月03日 17:07:17 | 来源:情调苏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昨天,苏州博物馆发布了2018年展览目录,展览精彩纷呈。其中,临展厅举办的三个特展都是2018年热门展览。

  吴门才子养成记——青少年教育互动展(暂定名),6月至8月

  明代的苏州,文风鼎盛,人才汇聚,文徵明、唐寅文采风流;吴宽、王鏊为世所重。他们共同成长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培育出领袖海内的才能。此项特展将再现吴门才子的养成环境,引导青少年掌握人生必备素养,为塑造新时代吴门才子埋下文化的种子。

  竹之名匠——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日本竹器展,9月到11月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日本竹器收藏规模。竹器制作技术和日本陶器或者纺织品等其他用于装饰或有着实用意义的艺术相比,是一种小众的艺术,但需要几十年才能学有所成。这种装饰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制作的每一个步骤几乎都是由一个人完成的。

  此次展览将按照日本竹艺作品的师承关系安排展品,展现日本各重要竹艺流派的工艺特点。

  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2018年12月 - 2019年3月

  这是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展的第三展,将展出潘家累世的收藏,届时散布于海内外各博物馆的潘氏收藏,包括青铜器、书画、古籍等珍贵文物,将齐聚苏州博物馆,我们可以从中领略潘氏的收藏故事和文化流传。

  现代艺术展

  包括如今正在展览,展出到3月为止的“妙造自然——于非闇绘画作品展”和“祥瑞——闫晓静个人艺术展”。

  “妙造自然——于非闇绘画作品展”展示的是于非闇之画作,他专攻工笔花鸟画,早年师从画师王润暄学画花鸟、草虫,并学习饲养昆虫及研制颜料之法,他对北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最为推崇,且研究有素。加之他对写生对象的朝夕观察、深入体会,才使得自然界的生灵,在他笔下能够栩栩如生,更登堂入室,远承五代、宋元诸家法乳。

  所用纸墨、颜料,选择极精,效果至佳,与其鲜丽的画风相得益彰。其书法早年从晋唐楷帖入手,上溯秦汉篆隶,中年以后专攻虞、褚,晚年则以瘦金体著称,因此,可以说绘画、书法都遥接宋徽宗一脉。

  闫晓静以用表现自然与文化交集的复杂雕塑装置艺术而出名。在加拿大生活了16年以后,她重回故土为我们带来了个展“祥瑞”。

  这是她透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物体本身的含义的再释义而创作的一批艺术作品。她重新诠释了灵芝、松针、淡水珍珠和蝉——将之巧妙又错综复杂地融合在一件件作品中,给人一种又奇异又熟悉的感觉。

  她的作品既简单又复杂,既具像又抽象,既独特又普通。与此同时她还将“万物有灵”的概念灌入她的创作中,赋予每件作品 一种气与能量。

  大美不言——朱雨泽分形艺术展,3月至5月

  朱雨泽曾经在国内外发表过三十多篇学术论文,在全球艺术界率先将分形几何理论与当代艺术的结合进行全面的理论阐述,并用自己的作品予以实践。他的学术作品多次在欧洲及美国展览,并被国内外私人藏家及知名美术馆收藏。

  与造物者游——曾小俊艺术展,5月至8月

  曾小俊艺术展,从微观的角度探索自然,与自然真实对话。生命随着时间的变化和推移,会进入一种枯淡、孤寂的境界。最衰败之处就是生命复发萌生之处,某种程度上枯淡之美体现了生命的循环往复、永无止境。把自我和万物融合为一体,感受内心的体验与超越。

  平行——卢俊舟个人作品展,8月至10月

  卢俊舟笔下对形式与次序的破坏,行笔超越边界、消解章法,将书法艺术的会意性与情绪化等特征直接与当代艺术的某些价值判断相通约。

  在看似无关乎观者解读的创作中,体味一种更感性、更纯粹,更接近于精神独白。正如贝聿铭先生所言:真正的艺术家与历史、与未来都应该是平行的。

  ‘你’——邵帆作品展,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

  这个展览将较为全面的呈现邵帆自1989年至2018年以来的创作。邵帆一直以多重艺术手段进行独特的艺术创作。他的作品包括油画,水墨,雕塑,设计等。作品内敛而有张力,精致而简洁,以其安静审慎的视角表达着对当下世间万物的态度。

  他在其多种媒材的作品中均流露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正”“审老”的迷恋, 也体现了作为当代艺术家的观念和趣味,这在他的“大兔子”中尤为凸显。

  在他作品中,他与所描绘的对象彼此渗透,以超出通常观看视角的特殊体验创作出新的意像。观者与作品相互注视,我认知你,同时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苏艺天工大师系列展览

  周海云刺绣艺术展,3月至5月

  周海云,姑苏高技能人才,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云帆苏绣创始人,海云刺绣研究所所长。生于苏州镇湖,师从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张玉英。

  她从事刺绣工作30余年。主攻乱针绣方向,获得三二针组合乱针针法国家发明专利。多次绣制国礼刺绣,参与香港回归、奥运会、世博会等国家重要项目。

  

  林怡漆器作品展,6月至7月

  林怡,1956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祖籍福州,高级工艺美术师,从事专业漆器艺术品设计制作工作近40年,尤以款彩及戗金技艺著称。现任故宫研究院明清宫廷制作技艺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漆器珐琅器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漆艺委员会委员、苏州葆怡堂文化艺术传播工作室漆器艺术总监。

  

  顾志浩苏式家具作品展,10月至12月

  顾志浩从事红木工艺家具的设计和制作二十余年,充分继承和体现了苏作明清家具的空灵、巧稚和文雅,作品屡获国家、省、市级红木家具的最高奖项,致力于将苏作家具做到极致,在探索和追求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和技术,为苏作红木家具的传承和发扬作出贡献。

  他是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苏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苏州市家具协会会长,江苏省家具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家具协会常务理事。

  俞艇玉雕艺术展,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

  俞艇,1987年开始从事玉雕艺术。擅长器皿、动物、仿古等玉雕技艺,其作品以工整秀雅著称。创作大胆严谨,熟谙中国传统器型与现代器型之道,所作玉雕器皿器形端庄典雅,胎体均薄,风神别具,彰显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玉雕设计风格,为当代玉雕器皿创作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他设计与创作的玉雕器皿作品风格独特,充分体现了苏州玉雕工艺“精”、“细”、“雅”、“巧”的特点。

  书画系列展览

  梅竹双清——苏州博物馆藏梅花与竹子题材画展,3月至6月

  翰逸神飞——苏州博物馆藏历代书法名品展,6月至8月

  取法乎上——苏州博物馆藏历代书法临古特展,9月至11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