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助航灯光电工的坚守:照亮旅客回家路

2018年02月02日 19:17:1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春运来临,有这样一群人格外忙碌。当别人沉睡在睡梦中时,他们已经坚守在岗位上;当同事们陆续到岗时,他们又开始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有人说,他们是夜幕下寂寞的守望者,也有人说,他们是擦亮飞机起降之眼的“清洁工”。《江苏新时空》的“新春走基层”,就让我们一起去体验机场助航灯光工人们平凡而伟大的工作。

  黄永厚,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一名助航灯光工人,工作已有二十六个年头。他所在的助航灯光站,负责机场助航灯光系统的维护检修工作,以保证飞行区能够达到适航标准。春运悄然来临,老黄和他的同事们又像往常一样出发了。

  黄永厚一边开车一边和记者说,每天巡视距离加起来基本上要有50公里,巡视的时间要将近3个小时,全场的灯光一共是9000多盏灯。

  时间接近零点时分,此时此刻,室外的温度只有零下十度,在这样空旷而寒冷的飞机跑道上检修灯光,会是怎样的感觉呢?凌晨时分,机场跑道上的温度直逼冰点以下,寒风吹在人脸上如同刀割。短短几分钟,记者已被冻得瑟瑟发抖。可工人们并没有裹上厚厚的羽绒服,有的甚至连手套都没带。

  黄永厚说,工作的时候衣服穿得太厚,就显得很臃肿,工作起来不方便。黄永厚还说,如果戴了手套,拆螺丝、拧紧灯等操作也不是太方便。

  老黄告诉记者,在飞机进近、起飞、着陆和滑行过程中,助航灯光犹如飞机的“眼睛”,为飞机提供目视助航引导。而如果助航灯损坏,会直接导致夜航无法保障。检查中,工人们紧紧瞪着一排排的助航灯具,生怕漏过一个损坏灯。

  顶着严寒,几名工人相互配合,严格按照维修标准操作。即便手冻僵了,不停地哈气也要坚持。大约十五分钟后,维修工作结束,故障被排除。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助航灯光科科长陈学军说,尤其对跑道上重要的灯光,像入口灯,跑道中线灯、跑道边灯,这些灯光都有单灯监控,有一个灯坏了,监控室都能看到。按照行业规范,工作人员要确保,不会有连续两个灯损坏。

  小到一颗螺丝钉的松紧程度,大到一根电线的安装位置,助航灯光的检修工作虽然繁琐,但容不得半点马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每个月都要把灯具上的两个螺丝检查一遍,看有没有松动。如果螺丝松动,滚到跑道上面,飞机压到以后,甚至会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工作人员还说,一晚上下来大概要检查5000颗螺丝,全部是靠眼睛观察,手动调松拧紧。

  黎明时分,有条不紊的检修告一段落。几小时的寒夜工作,他们完全没有因为劳累而懈怠,确认灯具都已按规定维护完成,清点工具撤离跑道,机场熙熙攘攘的一天又将要开始了。2017年,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共保障航班起降20.8万架次,平安运送旅客2582.2万人次,实现了通航以来第二十个安全年。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助航灯光工人潘东成说,这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在机场里做安全保障各方面的工作,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助航灯光工人黄永厚说,自己从事这一行已经20几年了,每次当我看到飞机从头顶上起飞、降落的时候,我感觉很幸福。

  江苏台记者毕然:这就是灯光工人们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对于他们而言,机场助航灯光所有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慰藉。也正是这样一群人,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保证了机场助航灯光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为实现机场持续安全做着贡献。(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毕然 赵凌翔)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