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2月2日上午,江苏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期五年的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已经圆满收官,我省登录文物总数达281多万件。
2012年,我国启动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我省积极参与部署,通过5年的工作,我省共认定文物收藏单位613家,通过普查新发现文物757157件,登录文物总数达281万多件,位居全国第六位。此次普查摸清了我省可移动文物的“家底”,该项工作入选为2017年江苏文化工作十件大事。
2018年,我省将在普查基础上加强文物的保护和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省文化厅厅长徐耀新:“推进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编制和保护规划编制,开展非国有博物馆藏品备案工作,推进博物馆陈列展览提升工程,组织推介博物馆精品展览项目,开展全省馆藏文物巡回展。”
80多年前,为免受战火的洗礼,大批文物从北京故宫向南迁移,其中2000多箱南迁文物被保存在南京博物院,如何展示和保存一直为大家所关心,南京博物院故宫馆的建设也被提上日程。徐耀新透露,目前选址已经基本确定,有望今年内启动:“三个重点项目已经在启动,南京博物院故宫馆,江苏省文化馆新馆和省戏校新址已经省政府原则同意,南京市出地,争取今年能够启动,新址大概是南部新城、大校机场。”
2017年,我省继续推进书香江苏建设,全省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86.12%,新增3200家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资源共享、通借通还,农村放映公益电影20万场,今年要继续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焦建俊:“今项目工作也列入省政府的十件实事,综合提升4000家农家书屋服务功能,推动农村电影放映、由室外像室内转变,加快公益电影原先发展,完成2000个行政村应急广播终端覆盖。”
会上,还宣布了2017年江苏文化工作十件大事和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政府奖评选结果,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一批优秀作品荣获广播电视节目奖的殊荣。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查多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