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两会议发展】吴汝俊:海外乡贤应该发挥龙头作用 讲好江苏故事

2018年01月31日 20:52:3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在去年5月举办的江苏发展大会上,12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江苏籍和在江苏学习、工作过的各领域知名人士汇聚南京,共叙乡情友谊,共话江苏发展。他们中的一些人这些天又回家了,作为江苏省政协委员和特邀代表人士参加1月25日至1月29日召开的省政协会议。我苏网记者对他们进行了独家采访,听听他们对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人文交流等议题的新思路、新想法。

  海外乡贤应该发挥龙头作用 讲好江苏故事

  著名旅日华侨艺术吴汝俊可以说是对家乡事务非常关注了,“江苏省政协十一届和届的十二届,都有幸来参加了,看到乡这么漂亮我觉得海外特邀代表,应做的一些重要的龙头性的工作。”他认为文化外交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旅居海外的文艺工作者,更应该描写、描绘、叙述家乡的生活,和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的江苏人的故事。尤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吴汝俊觉得这给在海外的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带一路’给每个国家都带来缘分、带来益处、带来友好、带来和平,作为艺术家来说,应该大唱特唱一带一路给人类带来的贡献,去描述它、歌唱它、咏诵它。”

  传统艺术的传承要有创新、有改革

  据说吴汝俊在日本的知名度不亚于滨崎步、安室奈美惠这样的流行明星。吴汝俊每年演出都有几十场,且很多日本政商界人士都是他的“粉丝”,经过他的创作与创新,京剧在日本流行起来。

  年轻人喜欢节奏性稍微快一点、富有时代感、比较通俗的东西,所以我就从色彩上面、从节奏上面、从舞台的调度上、剧本的构造上进行创新。”吴汝俊觉得,京剧艺术的革新还要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手法,使之更通俗,“不管是电影还是话剧,是戏剧还是电视剧,在音乐上面要有音乐的主旋律,情节上要有人物的主旋律,这样听起来就易懂。

  吴汝俊说:“传统艺术的发展、改革,一定是在中华文化积淀的基础上。”但是如何把现代音乐和现代美术,现代的服装和造型融合进来,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需要艺术家潜下心来研究研究再研究。

  人物背景:

  吴汝俊,1963年8月出生于南京,现任日本京剧院院长,是一位蜚声国际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他4岁学戏,9岁学琴,20岁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分配到中国国家京剧院,25岁东渡日本,之后开创自成一派的“吴氏新京剧”。

  从表演到创作,样样精通,创作有新京剧《武则天》、《宋氏三姐妹》、《四美图》、《天鹅湖》、《贵妃东渡》、《七夕情缘》、《则天大帝》、《孟母三迁》、《孔圣母》。而且他还在旅居日本的十余年中,成功将数百年来一直处于伴奏乐器地位的京胡和最时尚流行的音乐元素融会贯通,独创出风格鲜明的京胡轻音乐,为京剧走向世界、走向年轻人,立下汗马功劳。

  2017年5月回家乡参加江苏发展大会,并在开幕前夕的“家在江苏”专场文艺演出中登台献艺,全场洋溢着浓浓的乡情。

  在9月22日的2017年江苏中秋戏曲晚会上,吴汝俊演出了《爱心观音》的主题曲“南海苍茫有妙像”选段。
  我苏网记者/孟煦 摄像/李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