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蓝月亮”,到底长啥样?

2018年01月31日 09:14:06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专稿(文/王晟)
       都说今晚(1月31日)是超级月食——150年一遇的蓝月亮碰上红月亮。
  其实,今天的蓝月亮不过是个“挂名”,历史上真正出现过的“蓝月亮”,绝对不是天文学家能够掐算预测的。

  天文学上所说的蓝月亮,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固定下来的概念,即:在同一个月份之内第二次复圆。

  一般来说,两次满月之间相隔29.5天左右(即天文学上的“朔望月”),而阳历规定的每月天数为30或31天(2月除外),这就导致了一个时间差。因此,平均每过32个月,在一个公历月中就会出现第二次满月,这就是所谓的“蓝月亮”,相对罕见。  

(2012年8月也有过一次蓝月亮,一个公历月中两次满月)

  2018年1月就有两次满月,一次是1月2日,一次是1月31日,因此今晚第二次满月则为“蓝月亮”。  

  这样的“蓝月亮”只是个名头而已,既不比平时更亮,更不会发出蓝光。

  其实,历史上真的出现过“蓝色的月亮”!

  1883年,印尼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像一个威力庞大的原子弹爆炸,600公里外都能清晰地听到骇人的巨响。冲天的火山灰飘到地球大气层的高处,久久没有散去,此后连续将近1年的时间里,人们天天夜里都能看到蓝色的月亮。

  是天天都能看到!月亏、月圆,都是蓝色的!

  甚至,有那么几天月亮还是幽绿幽绿的!

  进入20世纪,蓝色月亮的目击增多了。

  1980年美国圣海伦斯火山大爆发Mount St. Helens1983年墨西哥的厄·奇冲火山大爆发(El Chichón以及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大爆发(Mount Pinatubo,人们也都看到了蓝色的月亮

  

(合成照片,仅作示意图)

  请注意!

  这必须是历史上赫赫有名震惊世界的超级火山大爆发,方圆千里都被火山灰遮天蔽日昼夜难分,才有可能看到蓝色的月亮。而不是普通小火山清清嗓子咳嗽两下。 

  圣海伦斯火山爆发后,火山灰遮天蔽日的景象到底多恐怖,你们感受下。

  

  照片中的小机场,受火山灰影响,几个月都无法正常起降飞机。

  

(圣海伦斯火山爆发后,山头降低了400米左右,足见其爆炸喷发威力)

  除了火山爆发,还有大火也会引出蓝月亮。1950年在瑞典,1951年在加拿大两次超大规模森林火灾,使烟雾或尘埃粒子漂浮在大气中,人们又看到了蓝色的月亮。

  能够看到蓝色月亮最关键的因素,是空气中存在许多直径略大于0.7微米,且小于1微米的粒子。通常情况下,这种状况在大气中是罕见的,只有当火山爆发或森林发生火灾时,才会产生很多这种尺度的粒子,它们倾向于散射光线中的短波光,也就是蓝光,这时才会看到蓝色的月亮。  

  有科学家们分析,苦于当年彩色摄影技术不够发达,所以留存于世的蓝月亮影像不多。另一种情况是,像美国加州大火、俄罗斯森林火灾,其实应该也有看到蓝月亮的可能,但是可能因为大气条件不同,更因为要么大火地点人迹罕至,要么人员已经疏散,所以没有更多的蓝月亮目击记录,也缺乏照片资料。

  “Once in a blue moon”,是一句英语俚语,用来形容“非常难得非常罕见的”,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千载难逢”。 

  (参考NASA、Space.com The Atlantic等网站  荔枝新闻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