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去年5月举办的江苏发展大会上,12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江苏籍和在江苏学习、工作过的各领域知名人士汇聚南京,共叙乡情友谊,共话江苏发展。他们中的一些人这些天又回家了,作为江苏省政协委员和特邀代表人士参加1月25日至1月29日召开的省政协会议。我苏网记者对他们进行了独家采访,听听他们对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人文交流等议题的新思路、新想法。
“作为一名江苏籍人士,我这些年来虽然一直在外地奔走,却从未放弃对家乡一丝一毫的关注。近年来,江苏省文化、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孙蒋涛在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颇为激动。
传承中华文脉 江苏应作示范
“说到这个话题,主要是由于我大半辈子都在从事国画创作,跟中国传统文化打交道”,孙蒋涛说,江苏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留下了丰厚文化遗产。“要把这些文脉保存好,实现永续发展、可持续利用,让它们融入、滋养现代生活。”他谈到,江苏现有国家级传承人132名,为全国最多。他建议须尽快建立传承人绩效考核制度,加快对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支持省内院校参与传承人研修研习活动,并启动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探索传统技艺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新途径。他颇为动情的说:“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资源,传统实是我们的一种文化环境,它影响我们,但每一代人又都会改造这一‘环境’,并为其增添新的内容,即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人类正是在世代创造中生生不息的。”
苏澳合作园区建设 要“创”字当头
孙蒋涛的另一个身份是澳门城市大学教授,常州苏澳园区成立以后,孙蒋涛认为给在港澳的乡贤提供了更多的建设家乡的机会,“我自90年代初定居澳门以来,一直游走于澳门与内地之间,毕生亦希望为推动澳门与内地的经贸发展略尽绵力。”孙蒋涛已经在苏澳合作办教育的方面有一个规划,“我们打算在常州的苏澳园区开设博士点,第一年、第二年在常州教学,第三年到到澳门去进行论文的写作,这个事情双方还在商讨。”与会的不少港澳委员和特邀代表人士都提到“高等教育引进来、走出去”的问题,他们认为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和要素,能够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江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苏澳合作园区的经济建设方面,他也提出自己的想法,园区建设要“创”字当头,强调双方的“互补与特色”,比如合作园区可以对接澳门的金融产业优势,打造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结算、投资等中心。借澳门独特的葡语对外文化交流窗口,把园区打造为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占据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基地。
2016年10月,江苏省政府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澳门签订关于联合筹建苏澳合作园区备忘录,共同决定在江苏省常州市合作开发建设苏澳合作园区。苏澳合作园区位于常州武进区,一块约5平方公里的临湖区域,将成为江苏与澳门合作的新载体。
人物背景:
孙蒋涛,1960年生于江苏。南京艺术学院博士毕业。1993定居澳门,师从中国著名山水画家张文俊先生。初习人物,后攻山水,喜作泼墨泼彩,落笔大胆,一气呵成,又博采众长,除了研究刘海粟、傅抱石绘画外,近年更是潜心吸收新金陵山水画派精髓,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开创出独特的艺术风格。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澳门书画研究院院长、澳门出版社社长、广东画院特聘画家、澳门美术协会顾问、珠海画院副院长。
曾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日本东京银座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菲律宾国家博物馆等国内外著名美术馆、展览馆举办书画个展,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我苏网记者/孟煦 摄像/张家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