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 一场雪,让金陵城美出了新高度。有人忙着拍照,有人忙着玩雪,有人却忙着救援。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太忙,没时间回答,就让这篇暖新闻带你走进他们——
【流浪者搭棚住宿,民警暖心救助】
1月25日下午,南京江北新区公安分局西厂门派出所社区民警在走访中发现,一名流浪女小宁(化名)在一间平房的外侧楼梯间,用石棉瓦和塑料薄膜搭在楼梯平台上做了个小棚子,自己穿着棉袄,垫着毛毯住在棚子里。
民警查询到小宁的家属联系方式,拨打电话后无法联系上其家人。于是,社区民警与相关部门联系,先为小宁安排一个居住的地方,让她安安稳稳度过大雪天。当天下午,民警带领社区等相关工作人员到小宁居住的小棚子,将窄窄的楼梯道上的雪全部清理干净,然后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对小宁进行劝说,希望她能离开小棚子,到安排好的住所先住两天。
刚开始,小宁并不愿意离开,坚持要住在小棚子里。担心小宁是考虑经济原因,民警安抚小宁尽管放心,住宿的钱已经支付,她安心去住就行。听民警这么说,小宁才开始收拾东西,从棚子里出来。到了住处,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为小宁买来面包、饼干、方便面等充饥食物,叮嘱大雪天路滑,尽量不要出门,注意安全。小宁对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接连声道谢。
【女婴被弃雪中,警民联手营救】
1月25日晚上6点多,徐州珠山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称在市福利院北边路口的草丛中有个弃婴。天气寒冷,婴儿生命危在旦夕。民警接警后迅速到达现场,对被弃女婴展开营救。
民警驾车赶到位于福利院北门西侧后,在路边草丛中发现了被弃婴儿。民警立即抱起婴儿,将其送到福利院,福利院医生也迅速对婴儿进行检查。经检查后得知,女婴刚出生七天左右,先天性少了一只耳朵。婴儿随身的包裹中放着50元现金和一些纸尿裤,并无其他证明。目前,民警正在调查孩子的父母身份,同时提醒大家,遗弃婴儿既不道德,同时也属违法行为 。
【环卫工不下火线,民警自愿帮忙扫雪】
1月25日下午2点左右,地铁新街口站的值班警长穆警官发现,在警务室外的站厅地上,整齐地坐着一排环卫工。经询问得知,他们负责中山南路大街上的扫雪工作,从凌晨四点就开始忙碌。见民警前来询问,他们还十分歉意,表示实在没有地方可去:“这会儿外面雪太大了,我们就坐一下,等会就出去接着扫。”
穆警官连忙将这六、七名环卫工们带回警务室,给他们倒上热水。在温暖的警务室里,忙碌了大半天的环卫工们一秒入睡,很快打起了盹。等到民警执勤回来,他们已经不见了踪影。傍晚四点半,地铁新街口站所的民警和警辅们放弃晚饭休息时间,扛起扫雪工具来到中山南路,和环卫工人们并肩作战。
【兵哥哥浴“雪”奋战,战斗力爆表】
25号晚上,东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的540多名官兵到河西建邺扫雪除冰。他们冒着寒冷的风雪,整整干了一夜,26日早上6点半左右完成务后,才来到建邺区文化旅游局食堂,分批就餐后到小剧场休息,其中多数子弟兵是90后、95后。
26日凌晨,驻宁解放军接到求助,奔赴多地参与扫雪除冰,奋战一夜之后,路边的环卫工人和市民向他们挥手致敬。
陆军第71集团军“临汾旅”奔赴长江三桥,南京南站等地扫雪,室外低温加上地面积雪,很多官兵的手和脚都被冻得通红。
【风雪“急救人”,用时间挽救生命】
大雪降临,路上的意外事故多了不少。在这样的天气里,急救车开启了无数人的生命通道。今天上午,记者跟随一辆120救护车,记录下了他们在风雪中的急救过程。
从早上8点到9点半,3个急救病号被送进医院,几乎是一刻不得歇息。南京市120城中急救站站长何建军告诉记者:“对我们120医生来说,饭吃不上,水不敢喝,上厕所有时候都来不及。整个上班时间都在外面跑,调令一来,你人立马就要出发。高强度的工作,导致医生很容易患有胃炎、腰肌劳损和腰椎问题。已经有好几个医生因为腰椎问题,离开了岗位。”
急救不仅是技术上的奉献,还需要体力和服务上的奉献。每天工作12小时、救助近20位病人,每半小时就有一个生命得到救助。像老何这样的"急救人"还有很多,是他们对无数生命搭手相救,才换得一丝希望。
【生命接力,血站工作人员分秒必争】
为了保证临床供血,风雪中,血站工作人员仍然在路上。
唐秋明,南京市血液中心一名送血人员。每天,一箱箱血液从他这里出发,运往南京各大医院,保障急救和临床用血。大雪天气,行路维艰,然而他的工作一刻不能停止。
雪下得很大,唐秋明依然步伐敏捷,三步并做两步,把血送到。送血的箱子虽不起眼,但它装满血袋的时候有将近60斤,即使是空箱子也有20斤。
唐秋明从事送血工作已经6个年头,每天大量的时间,他都是在急救车上与孤独为伴,穿梭于南京各大医院。有时急救用血,半个小时内必须送到,唐秋明只能争分夺秒。医院输血科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他为"汽车中的战斗机"。也因此,他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基本上每星期只能回家一次。
大雪中,仍然在坚持的,除了唐秋明,还有热心的献血市民。今天上午,南京市新街口一处采血点,先后有4名爱心献血者,冒着严寒,如约而至。在这个雪天,血液接力从不止步。记者从南京市血液中心了解到,通过各方努力,目前血库充足,可以保障临床用血。
【信号灯维修员,比红绿灯更让人安心】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交警,但也在为出行的市民们操心。在路口,他们中有人蹲在地上检查井盖下的电线,有人站在梯子上查看红绿灯线路,白茫茫的风雪中,他们身上橘红色的制服特别的显眼,令人安心。
他们是南京市交管局专门维修信号灯的工程人员。从早上六点开始,他们已经在新街口地区检修出故障的信号灯。工程人员说:“我们现在赶工期,我们只要有红绿灯不亮,我们就得出来。为了保障人行车流的安全。”
【热心市民自发扫雪,清理出“爱心路”】
今天上午十点,在常州市新北区黄河西路,路旁一辆叉车正忙着铲雪。叉车的前面平铺了一块两三米长的厚钢板,随着车的移动,一趟过去,人行道已经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原来,这是附近一家搬运厂组织的叉车,早上七点多一上班,他们就上路铲雪了。短短三个小时时间,附近四五条马路已经被清理干净,方便了不少早开门的商铺店家和外出市民。
在无锡宜兴,不少小区的积雪已经被热心居民自发打扫干净。在南通启东,社区志愿者们也纷纷走出家门,有序地扫雪除冰。
感谢这些可爱的人们,是他们,让我们能安心赏雪,是他们,让寒冷的冬天温情满满。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江苏新闻广播、江苏城市频道,记者/许薇、徐晗、肖帅、刘瀚文、汪乐萍、潘越、高枫(实习)、陆安琪、范涤青、刘舒、谢渝、孙西娇、王博男,编辑/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