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两会:聚焦十大民生实事

2018年01月27日 00:29:5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会列出当下我们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十项民生实事"清单",2018年我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一起来看看。

  就业是民生之本,2018年,全省10万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将实现就业再就业,鼓励2.5万大学生和5万农民投身创业蓝海,激发社会创富潜力。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最低标准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35元和510元,农村低保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30元。

  助老助残方面,新建100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2000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残疾人之家"实现全省乡镇(街道)"全覆盖。

  同时,200个"关爱之家"能够为农村留守儿童带去关怀和温暖。

  民以食为天,2200家重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将纳入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改善居住环境,通过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等,建成100个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新开工棚户区改造21.5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万户。

  要致富先修路,新改建3500公里农村公路、6000座农桥,将为农村带来新希望。

  实施城乡清水工程,2018年内将有超过100条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整治,两年基本消除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厕所革命"持续推进,在城市公厕提标便民的同时,重点打造1500座旅游厕所。

  群众文化生活同样重要,30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将焕然一新,400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000家农家书屋、700个体育公园,将带来更丰富的文体活动。

  看到这实实在在的民生十项实事,您是不是对2018有了更大的期待?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附:《政府工作报告》十大民生实事原文

  各位代表,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我们将继续办好民生十项实事。

  一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帮助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10万人,引领大学生创业2.5万人,扶持农民创业5万人,城乡退役士兵参加免费就业培训达到80%以上,毕业就业率不低于95%。新增公益应急救护培训100万人。

  二是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35元,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10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和8%以上,农村低保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30元。

  三是加大助老助残力度,新建100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00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城市社区助餐点实现全覆盖。为5000个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建立分布式光伏电站,实现全省乡镇(街道)"残疾人之家"全覆盖。

  四是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建立200个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全面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水平,全省完成产前筛查70万人,新生儿疾病筛查80万人。

  五是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将2200家重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建成餐饮质量示范街(区)30条,示范店3000家,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六是改善居住环境,加强城市"双修",开展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等适老化改造,建成100个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加快棚户区改造,新开工棚改21.5万套,基本建成17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万户。

  七是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新改建农村公路3500公里、桥梁800座、农桥6000座,新开通镇村公交80个乡镇,开通率达到77.6%。

  八是实施城乡清水工程,整治城市黑臭水体100条以上,两年基本消除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县城以上饮用水水源地问题隐患全部整治到位,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

  九是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实施城市公厕提标便民工程,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500座,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0万座。

  十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改造提升和新建30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新建400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综合提升4000家农家书屋服务功能。建成体育公园700个,新建健身步道500公里。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将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罗聪懿 张迎辉  编辑:杨艺)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