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在家的老姐妹们的日常生活通常是:早上送孙辈上学、下午逛超市、晚上跳广场舞。常州天宁区雕庄街道菱溪茗居小区的几十个退休老姐妹们,不满足于这种传统生活模式,她们合起伙来,众筹了一次为期四个月的瑜伽课,今年元旦刚过,42名学员就跟着老师练上了。
社区提供现成的免费场地,居民自己请老师、招学员
菱溪茗居是个拆迁安置小区,业主们基本都是以前优胜村上的,这两年,随着房子的交付,大家陆续拿了钥匙装修、搬迁进来。2017年10月份,社区用房还在装修阶段,老姐妹们就相中了二楼那间大大的、敞亮的舞蹈房。
挑头搞起众筹的是62岁的印建媛,她早年在一家染整公司上班,2007年退休回到家后,村里请她做指导员,平时指导村民们搞一些文体活动,舞龙队、舞蹈队,她都是其中的领头人和积极分子。现在有些上了年纪,腰椎、肩周、颈椎时不时会生出些毛病,当周俊建议她练瑜伽调理、健身、塑形时,她爽快地接受了。
但是,练瑜伽的话,要么去老年大学,要么去外面的健身房,如果想练的人多,是不是可以把老师请到社区来?反正社区有现成的场地,就差请老师、招学员了。
以每人150元的价格,众筹到了总共32节瑜伽课
说干就干,分头行动。已经练习了3年瑜伽的周俊,去找了她上过课的一家老年大学的瑜伽课教练冯老师,并展开了自己出色的谈判能力:“我们都是社区里的熟人自发组织起来的,不像老年大学有政府补助,你就便宜点吧。”,“社区免费提供场地,你没有额外成本,能考虑给我们优惠些吗?”
周俊的能言善辩打动了冯老师。最终,42个老姐妹以每人150元的价格,众筹到了每月8节、总共32节的瑜伽课。
发在微信群的报名通知,很快被刷爆,除了菱溪茗居小区,雕庄街道所属的采菱村、团结村的老姐妹们也涌进了群里。印建媛在拆迁过渡期间曾在采菱公寓住过,还加入了采菱的剑术班、太极班,听说印建媛在菱溪茗居众筹了一个瑜伽班,老姐妹们炸开了:当年她加入我们的班,现在我们要加入她的班。到开班前,一共有42个人成功报名,超出了瑜伽班的通常容量。
对于瑜伽班学员提出的合理要求,社区都一一满足了
每周二、周四上午9点至10点半,冯老师固定来带领大家练瑜伽。考虑到学员们平均年纪超过了50岁,而且多数人从没练过瑜伽,冯老师结合实际给大家制定了相适应的课程:以基础动作为主,暂时不教高难度的剧烈动作。
场地就在菱溪茗居社区二楼舞蹈房,老姐妹们提出要一面大镜子,社区马上买来了;老姐妹们还要一面时钟方便看时间,社区已经买了回来很快将装上;有瑜伽课的早上,社区工作人员会提前打开空调,做好准备工作。
实际上,还有6个想报名但没能如愿的一直在摩拳擦掌,瑜伽班的学员们想请印建媛和周俊再众筹一个班,分成两个班。对于这个建议,她们也有自己的担忧:冯老师太忙了,再教一个班,不知肯不肯?
(来源:常州晚报 编辑/桂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