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感高发,去医院往往排队两三个小时才能看上病,看病难又成了困扰市民的难题。1月21日下午,江宁区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医科大学教授、附属逸夫医院院长鲁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看病其实不能光靠医生。面对慢性疾病,更应当建立家庭、社区慢性健康管理模式,通过社区健康室为居民量血压、测血糖等,在平时便监测、预防。这样可以降低发病率,缓解就医难。
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梗塞等慢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 " 头号杀手 "。鲁翔介绍,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约 70%-80%。" 很多患者平时不注意健康,等发病了来到医院,因为救治难度大,无形中给医院的急诊带来很大压力,有不少人要排长队才能看到病。"
此次参会,鲁翔便带来了自己的建议。" 我觉得慢性病患者应该加强个人健康管理,在家庭、社区建立慢行健康管理模式。" 即通过家庭医生、社区健康室等,在平时便提醒、监测患者的健康水平。" 譬如,如果某个患者能够在平时就知道自己的血压、血糖水平,就可以结合医生的建议,及时调整、控制自己的饮食、作息等。在前期做好预防,减少发病几率,也就能少到医院看病,缓解就医难。
鲁翔表示,应当联合各级医院,在各个社区建立健康室,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测量血压等,及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李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