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派”名剧《孟丽君》专场演出将举行

2018年01月18日 09:53:10 | 来源:我苏网综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为弘扬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梅兰珍大师艺术成就以及她为锡剧事业繁荣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无锡市锡剧院将于24日在市人民大会堂举办“纪念梅兰珍大师九十诞辰——‘梅派’名剧《孟丽君》专场演出”。

  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梅兰珍是武进人,1927年出生。她自幼随父母学艺,5岁登台,13岁挑大梁,先后主演《珍珠塔》、《红花曲》、《摘石榴》、《拔兰花》等,曾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接见。此次演出的《孟丽君》 更是梅兰珍的经典作品之一。梅兰珍曾担任无锡市锡剧团(无锡市锡剧院当时的名称)团长,并创成锡剧“梅腔”。她带出弟子数十人,这些弟子后来都成为省内各大剧团的当家花旦,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

  《孟丽君》是与《珍珠塔》齐名的经典剧目,于上世纪50年代,经挖掘整理搬上舞台,曾于1959年赴北京、进入中南海演出,1962年拍成彩色戏曲艺术片。《孟丽君》是梅兰珍老师的巅峰作品之一。记者获悉,这次专场演出以梅兰珍老师当年的演出为版本,力求在音乐、唱腔、舞美等原汁原味传承。“孟丽君”一角以剧院在职“梅派”弟子、再传弟子以及优秀青年演员,同时邀请部分专业在职、活跃在一线的“梅派”弟子和再传弟子饰演,彰显“梅派”艺术代代相传。在突出“梅派”的同时体现与“彬彬腔”的交相辉映。在“皇甫少华”一角安排上,以王彬彬大师的传人和演唱“彬彬腔”的演员为主。其他重要角色均由锡剧院主要演员担纲。届时八位孟丽君、三位皇甫少华次第登台。

  无锡市锡剧院院长黄静慧告诉记者,未参加演出的“梅派”弟子都会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恩师的缅怀和纪念。演出说明书专设“梅派”弟子专页,荟萃每位弟子生活照、简介和纪念恩师的一句话、与恩师在一起或传演恩师代表剧目的剧照。回忆起自己与恩师的点点滴滴,黄静慧感慨道,“我是最幸运的人。”黄静慧是梅兰珍80岁高龄所收的关门弟子。黄静慧告诉记者,拜师现场梅兰珍说,“我这一辈子收了不少徒弟,算来大概也有20个。没有想到到了80岁,我还收下了黄静慧。她也许就是我的关门弟子了。”当时自己激动万分,就下定决心要为锡剧奉献一辈子。她告诉记者,从小在乡间田头广播里听着梅兰珍的锡剧长大,打从进戏校起就梦想着能拜梅兰珍为师,没想到这个夙愿能达成。

  “恩师总是说,要学戏,先要学做人。”梅兰珍另一位徒弟李桂英坦言,自己永远都记得那一天,1988年元月,自己穿着大红棉袄拜师,当时手心里都是汗,感觉在做梦一样,就这样迷迷糊糊地完成了拜师仪式。李桂英告诉记者,自己是无锡江阴人,从小就喜欢听戏,尤其是梅兰珍唱戏,可以说到了痴迷的地步,自己便立志一定要进当时的无锡市锡剧团。“现在后悔拜师晚了,我总想着自己当时还不够资格,需要多磨炼,以最好的状态和成绩去拜师,如果早点拜师,就可以陪伴恩师久一点。”

  2004年梅兰珍与弟子李桂英合影。

  (来源:中国江苏网、江南晚报;我苏网综合整理 编辑/夏雪)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