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柯,1962年生于江苏溧阳,现为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电气工程系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39岁时就成为加拿大历史上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随后又当选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2016年,吴柯担任IEEE国际微波理论和技术协会(MTT-S)主席,成为该国际组织1952年创立以来第三位非美国人主席。2017年5月,首届江苏发展大会期间,吴柯教授作为嘉宾应邀参会,并在大会相关论坛上作主旨演讲。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车轮进入2018,吴柯教授对2017年江苏发生的巨大变化有何评价?对2018的江苏发展有何期待?记者为此采访了他。
吴柯教授说,江苏有三大亮点:江苏是开放大省,文化底蕴深厚,与国际先进接轨程度高;江苏拥有庞大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经济为辅的新型经济结构基本构建成功;江苏各级政府对教育投资巨大,发展潜力无限。
▲在参加江苏发展大会期间,吴柯教授与志愿者一起植树。
在吴柯教授看来,无论是科研还是应用,离开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吴柯教授介绍,他对自己团队做研究的要求是:原创性(O)、实用性(U)和影响力(I),组合起来的OUI法文意思是YES,看来这条路是走对了。
▲华为总裁任正非访问吴柯教授实验室。
除了在实验室从事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外,吴柯教授的社会活动也很频繁。他说:“2016年全年,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在旅途中度过的。作为IEEE国际微波理论和技术协会(MTT-S)主席,如果能够引导本领域不断创新前行,引领领域内的年轻一代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我以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也是一件非常值得付出的工作。”
谈及如何处理科学研究和社会活动之间的矛盾,吴柯教授分享了自己的三个独得之秘:“一是这些年我走过80多个国家,学习、生活、工作超过一个月以上的国家有很多,所以我没有时差一说;二是我做事的效率比较高,做报告随时可讲,写文章从不打草稿,总是一气呵成,有的人写个项目申请书之类,可能要两三个月,在我这里也许两三周即可完成;三是我可以好几件事同时做,这应该与我掌握多种语言,与不同层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毫无障碍有关吧。”
▲获得蒙特利尔大学研究最高奖时的吴柯教授(左三)。
吴柯教授介绍,“我们最近做的许多工作,用一句话概况叫:大集成。包括结构大集成、功能大集成和多物理集成。大集成不是1+1+1=3,而是1+1+1=N。大集成在智能制造、物联网和医疗养老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吴柯教授说,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对象,双方要有共同目标,要对口、落地,要能产生火花,并且开花结果,不能悬在空中。”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吴柯教授说,2017年5月,他应邀出席江苏发展大会,回国后继续和家乡江苏保持紧密联系。他不仅担任东南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的兼职工作,而且也为南京、溧阳等地提供科技咨询。今年年3月底或4月初,他和他的团队还准备带着项目,到南京江北新区商谈合作事宜。
▲在担任国际微波理论和技术协会主席期间,吴柯教授在旧金山给获奖者颁奖。
2017已成过去,2018已然来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吴柯教授希望江苏力量能够辐射世界,吸引更多的世界人才回到江苏创新创业;希望江苏在众多中国国家乃至国际战略领域走在前列,起到“领头羊”的表率作用。吴柯教授最后衷心祝福江苏“社会大集成,经济大发展,人民大幸福”!
(来源/JiangsuNow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