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41份珍贵档案,见证扬州工业发展史

2018年01月15日 06:36:21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月14日,扬州市档案馆征集工作人员拜访了82岁高龄的全国劳模缪炳芳老人,并征集到珍贵实物档案41件,见证了扬州现代工业发展史。

  见证扬州工业时代

  捐出41份荣誉奖章证书

  在41件珍贵的实物档案中,包括缪炳芳1959年被评为“全国工业交通基建财贸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享受全国劳模待遇)的纪念章、纪念册、奖状;60年代苏北机米厂的胸章、70年代工业学大庆会议胸章;70年代组建扬州啤酒厂的若干史料;手稿照片等。缪炳芳15岁从上海到扬州,作为技术人员参加了扬州第一批国营企业“苏北机米厂”的建厂工作。此后,他辗转多个工厂,曾在扬州蛋厂、振扬电厂工作,历任苏北机米厂厂长和扬州麦粉厂厂长,在他的主导下,扬州麦粉厂开辟了化纤车间,苏北机米厂开辟了啤酒车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扬州啤酒厂,1999年他在市粮油工业公司副经理的岗位上退休。

  市档案馆专家李处长说:他的人生与扬州工业发展史紧密相连,此次征集到的这批珍贵档案,不仅反映了缪炳芳本人的劳模风采,更是研究扬州工业发展的宝贵史料。

  从上海来到扬州

  与扬州大半辈子的情缘

  “那都是半个世纪前的事了,没有什么可说的。”缪炳芳老人谦逊地说。因记者提及扬州麦粉厂,而打开话匣子。

  82岁的缪炳芳,生于兵荒马乱的年代。本是无锡人的他,15岁那年为了谋生,辗转到上海跟着师傅搞机械设备。扬州解放后,新建的苏北机米总厂总是试车不成功,急需一批机械技术人员,缪炳芳随师傅一起来扬。

  在苏北机米总厂,他搞电器设备,一干就是十年。此后,辗转多个工厂,曾在扬州蛋厂做过副厂长,到振扬电厂做过技术厂长,后来回到麦粉厂做厂长,改革开放初期到啤酒厂做厂长。

  每到一处,缪炳芳都兢兢业业,做出不少成绩。在啤酒厂,他不但搞出一套设备,而且开发出五六个品种的生产车间,他也成为全省的酿酒专家。在麦粉厂,他力主上马化纤车间,引进呢绒涤纶丝产品。

  与史传祥一起

  50年前站上最高领奖台

  “我是1959年被评为全国劳模的。我很珍惜这个荣誉,足足为之感动了半个世纪。”缪炳芳并没有刻意掩饰心里的那份豪情。

  “我们的请柬是周恩来总理亲笔书写的。那年,是和掏粪工人史传祥等人一起上台领奖的。那时候,奖品也是以精神奖励为主:一支钢笔、一本《毛泽东选集》,还有这枚铜质奖章。”缪炳芳找出珍藏的奖章和一本完好但有些发黄的红漆皮《毛选》,爱不释手。

  “唯一的遗憾,没有保留好总理的亲书请柬和与国家领导人的合影留念。‘文革’中我也受到迫害。家里人怕我受太多的连累,把那些东西都毁了。”缪炳芳惋惜地摇摇头。

  不过缪老高兴地说,“在扬州生活60年,我已完全融入扬州,成为地地道道的扬州人啦。”

  自1997年退休后,缪老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到公园锻炼,现在的精神非常好,幸福地含贻弄孙,颐养天年!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