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最顶级的14个城市,江苏有3个!有你家乡吗?

2018年01月13日 21:52:24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谁不说家乡好,因此在网络上城市间排名竞争永远是热门的话题。

  目前一些城市正在召开的两会开始发布自己的 2017 "年报",其中的 GDP 数据成为了城市之间 PK 的最重要指标。

  2017 年,无锡和长沙 GDP 分为 10500 亿元和 10200 亿元,自此中国的万亿城市俱乐部成员增至 14 个。同时,2017 年广州市 GDP 预计将达到 2.15 万亿元,这意味着,中国最顶级城市之间的争霸进入了 2 万亿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中国最顶级的城市在经济体量上已经超过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可以称得上"富可敌国"。同时对于居住在这些城市的市民来说,也能收到切切实实的"大红包"。

  中国 GDP 万亿俱乐部城市增至 14 个

  据第一财经报道,在近日召开的无锡市十六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无锡市市长汪泉作政府工作报告介绍,2017 年,无锡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500 亿元,实际增速达 7.4%。

  与此同时,中部地区的长沙也突破了万亿元的大关。长沙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 1 月 2 日开幕,长沙市市长陈文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2017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 10200 亿元,增长 9%。

  在无锡和长沙之前,已有 12 个城市陆续进入了万亿俱乐部行列。其中,2006 年、2008 年、2010 年,上海、北京、广州相继"入万亿";2011 年,"万亿俱乐部"涌入四位成员:深圳、天津、苏州、重庆;中西部的武汉、成都则在 2014 年携手进入;2015 年杭州跻身其中;2016 年南京和青岛进入。

  加上长沙和无锡在内的 14 个万亿俱乐部成员中,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共有 10 个,中部 2 个,西部 2 个,东北目前尚未有城市入列。以城市群看,长三角共有 5 个,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和无锡。长三角之后,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和长江中游各有 2 个。这 5 个城市群也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 5 个国家级城市群。

  以省份而言,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入列的城市最多,共有 3 个 ( 苏州、南京和无锡 ) ,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紧随其后,共有 2 个,虽然广东只有 2 个,但是它的两座城市深圳和广州均为一线城市,深圳和广州在 2016 年和 2017 年先后突破了 2 万亿元大关。

  广州市发改委主任周建军 10 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据预计,2017 年广州 GDP 突破 2 万亿元,人均 GDP 突破 15 万元。这也是中国第四个 GDP 突破 2 万亿元大关的城市,同时也是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首次集体超过 2 万亿元大关。

  "富可敌国"的中国城市

  GDP 达到 1 万亿、2 万亿是什么概念?根据华尔街见闻整理的数据,仅仅是 2016 年的 GDP 数据,中国顶级城市的经济体量便能和一些国家平起平坐。

  例如 2300 万人口的上海 2016 年 GDP 达到 2.75 万亿,与 6886 万人口的泰国不相上下,而北京在 2016 年的 GDP 达到 2.49 万亿,与中东富裕国家阿联酋难分伯仲。深圳 2016 年修订后的数据为 GDP 总量达到了 20078.58 亿元(上图为未修订数据),超过了欧洲国家爱尔兰。

  同时,上海和北京均进入全球前 30 大"国家经济体",一线城市广州、深圳在全球能排到第 40。

  其它城市中,天津与哥伦比亚、重庆与智利、苏州与芬兰、成都与新西兰的经济体量相当。

  更重要的是,中国城市的发展潜力被普遍看好。

  参考消息网报道,牛津经济咨询社的一份报道指出,目前,仅有 18 座中国城市进入全球 GDP 百强城市,但到了 2035 年这一数字将再增加 15 座。

  报道称,到 2035 年,上述研究覆盖的 150 座中国大城市 GDP 总额将翻一番多,由 11 万亿美元飙升至 25 万亿美元。它们将贡献 780 座大城市 GDP 增长总额的近一半。

  上述研究预计,有些当今排名靠前的大都市仍将保留自己的地位,包括纽约、东京、伦敦、洛杉矶仍能留在前五之中。只有巴黎会掉出前五,而顶替它的将是由第 10 位升至第 5 位的上海,北京则将由第 15 位攀升至第 6 位。

  城市发展与居民福利息息相关

  不过,有人会问,城市 GDP 再高,跟普通市民有关系吗?有。

  其实,城市经济的发展跟每个居民的福利息息相关。

  我们以上海为例。

  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可以看到,2006 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 20668 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 9213 元;到 2012 年进入两万亿时代,上海的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已达到 40188 元人民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也达到了 17401 元人民币。

  就业方面,2006 年的上海,职工平均年收入 29569 元人民币,城镇新就业人数 68.99 万人;2012 年,全年上海共新增就业岗位 61.38 万,职工全年平均工资达到 56300 元人民币。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从 2006 年到 2012 年,上海的城市、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均涨了近一倍;职工收入也发生了倍数的增长。

  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城市 GDP 增长,生活就更安逸了呢?我们又翻查了一下物价后发现,以 1978 年价格为 100,2006 年上海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 574.5,2012 年是 696.2。

  也就说,物价虽然也在涨,但还是比较可控、温和的一个涨幅区间。工资翻倍,物价略涨,遇上这样的条件,是不是有些美滋滋?

  当然,"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如果没有一颗拼搏、与时俱进的心,即使你所在的城市晋升 3 万亿、4 万亿队列,你也会被时代的浪潮刷洗下去,说是因为 GDP 上涨所以收入提高,更不如说是因为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所在的城市越来越发达。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汪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