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很多人都会乘坐地铁出行,为了保障地铁安全运行,有这么一群人,只能在深夜里给轨道做养护。在这样寒冷的冬夜里,独自巡查6、7公里冰冷的轨道,是什么样的滋味?今天的温暖多一度,就带您走近他们的工作。
南京地铁3号线,林场车辆基地。江苏台记者刘康:“现在是1月11号凌晨的12点半,在我手机里显示,此刻,这里的温度是零下6度,按照这个时间点来说,很多人已经在温暖的被窝里进入了梦乡。而在这里有一群人,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推上载着起道机、扳手和维修物料的滑车,四五个小伙子,沿着地铁轨道开始了夜巡养护作业。巡道工韩旭,最后一个出发。每天晚上,他要检查近两万个螺丝,巡线时,要始终保持足够专注。
南京地铁3号线轨道巡检组组长韩旭:“我们平常巡道的时候,时速是必须小于5公里的,因为只有你慢走细看,才能发现问题。”
记者:“这边没有灯了,就比较暗了。”韩旭:“对,这边走路,所有要稍微小心一点。你看着这儿它有明显松动,这个弹条肯定是松的,这个蛮松的。”记者:“让我来试一下,慢一点,脚下有点滑,确实这个路面有点滑,脚使不上劲儿。”
若不是亲身体验,我们很难想象,在这种环境下,拧个螺丝居然也这么困难。手握铁杆、脚踩冰面,即使我们一直都在活动,但依旧手脚冰凉。
每天,韩旭要独自完成6到7公里的巡道工作,在刺骨的寒风中,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差不多到凌晨四点,韩旭才能收工。
南京地铁3号线轨道巡检组组长韩旭:“孤单肯定是有的,毕竟自己一个人走嘛。”
在南京347公里轨道交通线网中,像韩旭这样的养护工还有300多名。夜晚熟睡的城市里,他们却在不同的轨道区间忙碌着、坚守着。
南京地铁3号线轨道巡检班班长方昊:“天气温度越低,我们就越需要在这种艰苦的地方,来开展工作,因为这些地方才会对我们设备产生影响。”
南京地铁3号线轨道巡检组组长张兴珠:“通过我们的线路维修作业,确保我们的列车运行更加平稳、安全。”
采访结束,工人们还在忙碌着。我们把一份小礼物,悄悄放在车控室,感谢他们寒夜里的坚守,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安全。(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刘康 陈忠耀 李俊彦 夏敬栋)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