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徐州公共场所装了95台这样的“救命神器”

2018年01月11日 14:38:58 | 来源:彭城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安装在商场服务台角落的“AED”。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每年我国心脏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分钟约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一旦发生,每延迟一分钟,人的生存率会下降7%—10%。因此,及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进行除颤急救,是抢救心脏骤停病人的“救命神器”。

  去年,徐州在车站、各大体育场馆、景区、商场等公共场所,共安装配备了95台这样的“救命神器”。据介绍,这种非专业人员也能使用的医疗设备,今年还将有计划的投放到市区更大范围的公共场所。

  现状

  “救命神器”遍布主要场所

  今年将扩大投放范围

  昨天上午,在苏宁一楼服务台,一个安装在服务台角落的长方体的绿白相间的盒子,引起了陈先生的关注。盒子顶部有一个红色警报器装置,正面上方写有“AED”三个英文字母,一个十字和心脏的标志在盒子正中间。

  经过向服务台的工作人员询问,陈先生才得知这个设备叫自动体外除颤仪。

  “听说盒子装的设备很厉害,如果出现呼吸、心脏骤停,通过这种除颤仪就有可能挽回一条生命。”陈先生认为,这样的救命装置应该在其他公共场合多安装一些。

  陈先生的愿望目前已经部分实现。市卫计委应急办表示,去年在全市公共场合共计安装了95台AED,主要安装在市区汽车站、火车站、重要景区、体育场馆、大商场范围内。

  目前不完全的统计显示,在徐州观音机场、徐州东站、徐州站、汽车总站、汽车南站、淮西客运站、奥体中心内各大体育场馆、云龙山、淮塔、泉山森林公园、音乐厅、金鹰、金地、苏宁、中央百大等公共场所,均配备了AED设备。

  去年7月,首批6台AED设备就在观音机场安装。“今年,将逐步在市区扩大投放范围,未来包括彭城广场等公共区域,都有可能配备这种‘救命神器’,各个县区也将投放。”市卫计委应急办相关人员表示,去年徐州共配置了100台,除了已经投放的95台,还有5台留做机动使用。

  支招

  细听AED语音解说,

  按语音提示的步骤操作

  “我们不但在公共场合投放除颤仪,还将加大培训覆盖面。”市卫计委应急办人员表示,一旦需要紧急救援,在救护车到之前就能进行提前干预。

  急救专家们首先认为,学用AED机比学心肺复苏更为简单。对于突发心脏骤停的人来说,即便再便捷的交通,也无法在抢救的黄金4分钟内赶到医院。AED机的出现,解决了无法在第一时间对心脏骤停者进行有效治疗的难题。

  如果在公共场合遇到突然倒地的人,如果确定无意识、无反应,要迅速拨打120求救;在救护车来到之前,坚持进行心肺复苏。每30次胸外心脏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按压频率在100-120次分,成人按压深度5-6厘米);心肺复苏的同时,请亲属或路人寻找AED。

  在找到AED后,打开电源开关:仔细听AED语音解说,并按照语音提示的步骤操作(不同的AED步骤稍有不同)。

  贴电极片:按照说明的要求把电极片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

  插插头:插电极片导线的插头。

  分析:AED会自动通过贴在患者身上的电极片,采集患者的心电图数据,分析是否需要电除颤。AED会根据分析结果,继续语音提示不同的步骤。

  电击:如AED分析出患者需要电击,它会自动充电,并在做出电击指示之前,再次提醒:“不要接触患者”,确认没有接触患者之后,按下电击的按钮对患者进行电击。

  提醒:在分析心率时和充电时AED会提醒:“不要接触患者”,以免在电击时伤及施救者。

  注意:在使用AED除颤之后,如患者还未恢复心跳,应继续进行不间断心肺复苏,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

  追问

  施救不当会不会担责

  陈先生“施救不当会承担责任”的担忧,在受访时已经明确提出。事实上,陈先生的担忧是有一定道理的。

  晚报律师顾问团成员、江苏敏言律师事务所梁敏律师表示,如果在公共场合发现有人晕倒,但并不能判断其身患何种疾病,如果此刻使用除颤仪的话,引发的后果就可能不堪设想。

  梁敏表示,虽然已经实施的《民法总则》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从另外一个角度,让做好事的市民免去了后顾之忧。但从实际操作来看,除非接受过培训的专业急救人员,普通人发现这种突发状况还是不要贸然使用除颤仪,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也是一种态度。

  同时梁敏也表示,政府除在公共场所设置自动体外除颤仪外,还需完善相应的人员、制度、管理、宣传等配套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好心办坏事”,让急救设施真正发挥作用。
(来源:彭城晚报 编辑/汪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