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史姓出溧阳,原来是因为这个!

2018年01月10日 16:33:28 | 来源:溧阳市旅游局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溧阳史氏始于东汉溧阳,是继西汉杜陵史家之后最大的一个发散中心。从东汉至清末,江苏史氏共出过80多个进士,尤其是溧阳史家,是史氏历史上最大的一个长盛不衰的望族,并成就了“天下史姓以溧阳为宗,溧阳史姓以埭头为宗”的佳话。

  史姓起源于西周

  有关史姓的发源,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西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被商纣王杀害,遗留下年幼的儿子尹佚。尹佚与太公,周公,召公,共同成为后来周成王的四大辅臣,任史官。后尹佚以官为姓,史书上称史佚,为史姓人的得姓始祖。

  其后,史姓家族便一代代传承下去,史佚的后人有史角,史角的后人有史鰌(qiū同鳅,音秋),都是杰出的历史人物。史姓自诞生到春秋时名人辈出,为史姓后来的繁荣发展打下了深厚基础。

  溧阳一世祖——史崇

  自史鰌传至十三代,已到了西汉的史恭。西汉末东汉初年的史崇,是史恭的第四代传人。史崇帮助光武帝刘秀驱逐王莽,平定天下。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因辅佐光武中兴而封溧阳万户侯,从京兆长安迁居宣州溧阳,居于长荡湖南的埭头,又称溧阳壮侯。《后汉书》载有“始祖汉侯对萧王问”,也从一个侧面充分证明了史崇的文韬武略。史崇为刘秀治理国家大政解难答疑,出谋划策,被拜为内相。光武帝所有的政治事务,都向史崇咨询请教。史氏后人尊史崇为溧阳一世祖。

  史崇到了溧阳,访求百姓疾苦,治尚宽简,注重教化,发展农桑,兼顾渔猎,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终年79岁,诏追赠司空、使持节徐、兖二州剌史,谥号“壮”。安葬在溧阳埭头,墓前兴建本祠。据旧志记载,史崇撰著《天文》、《十二次二十八宿星占》各十二卷,均已散失。子孙定居溧阳,继承封爵,世族繁衍。 

  史氏家族在唐明清三个朝代共出了29名进士,其中史夔、史贻直、史奕簪祖孙三代三进士,两个状元一宰相,是史氏在封建王朝最后的一个权势高峰。

  溧阳史姓以埭头为宗

  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史崇的后代共传承了68代人。要是从西周的史佚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史氏已经延续了102代。今天,全国各地57世至68世的史姓人,都属于溧阳侯后代。在宜兴、溧阳、泗阳一带史姓人过年的春联中,还保留“汉侯世家,京兆家声”字样,以及京兆堂口的,都是溧阳史氏的传人。

  两千余年的历史沧桑,溧阳侯史氏世代繁衍,最终发展成为四明史氏,吴中史氏,埭头大宗,夏庄小宗,真定史氏五大宗族。在溧阳,主要有埭头和夏庄两族,31世史庭祚,以溧阳埭头为中心,后人发展为当地的名门望族,成为大宗。31世史庭允的后人,以溧阳夏庄一支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名门望族,称为小宗。从古至今,源起埭头许多史姓人士,都在社会上取得过一定的成就,这或许就是历史风骨造就的一方水土一方人,正所谓“中华史氏根深叶茂,齐鲁儿女名垂千秋。”希望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声名在望的史姓一族能够奋力拼搏,续写家族辉煌。
(来源:溧阳旅游局 编辑/汪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