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下午,徐州综合保税区开工仪式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标志着徐州综合保税区正式启动建设。
这是徐州加快“十大开放平台”建设、高层次推进双向开放取得的一项突破性、开创性的重大成果。
刚刚!徐州综合保税区开工建设
徐州开放平台的那些“排兵布阵”,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
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
获批并开工建设
2017年11月28日,徐州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正式开工建设。
徐州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建设总面积7.48万平方米,项目分为两期建设。
项目建成后,可以实现国际邮件在本地直通关、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通关、结汇、退税、邮包寄递等一站式服务。
届时,徐州进出口邮件可以从观音机场直飞全球,国际邮件传递时间较以往将缩短2到4天,同时还将吸引淮安、盐城、枣庄、商丘等淮海经济区城市的国际邮件在徐州就近处理,带动区域邮政邮件业务和跨境电商业务裂变式增长。
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
2017年11月1日,由徐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举办的第四届国际物流发展大会在徐州举行。在大会上,“徐州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启动,将服务超过5000家外向型企业。
简单来说,建成后,该网络一端连接徐州市本地网络,一端直接连接国际互联网出入口,避免以往多次转接带来的上网拥塞问题,为企业搭建国际互联网“高速公路”,也为徐州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物流、国际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跨国型大型企业、国际型会议会展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电子口岸上线运行
2017年4月22日下午,徐州电子口岸正式上线运行。
电子口岸潜力无穷:方便外贸企业的业务申报,实现口岸管理部门的数据共享;提高信息化通关水平、打造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提升我市货物通关;一体化、便利化、效率化水平。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试运行
2017年7月1日,徐州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运营,已建成1400平方米监管仓库,600平方米办公区域,以及进出境通关、货物查验等软硬件设施;10余家知名电商企业即将入驻。
跨境电子商务打开了一扇通向“电商蓝海”的新窗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片新蓝海;是“物联网+”的一大新业态;是徐州扩大对外开放的一扇新窗口。
“无水港”启动运行
2017年12月19日,徐州“无水港”项目启动。
徐州“无水港”铁海联运项目,是以徐州铁路货运枢纽为基础,与宁波舟山港合作,开展的“门对门”铁海联运国际运输。
随着徐州“无水港”陆海联运、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开通,徐州形成“公、铁、水、海、空”全面多式联运体系,充分发挥了徐州“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优势。这也创新搭建了徐州贸易、物流、产业、金融融合发展的新平台,更好促进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
“外贸港”建设快速推进
2017年10月19日下午,市政府与上海外高桥国际贸易营运中心、深蓝亿康公司,签订徐州外贸港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此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承载“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的上海,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徐州,掀开了新的合作篇章。
将把上海自贸区在贸易、物流等方面运行的模式在徐州复制推广,形成更大的平台和网络。
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开行50班
2017年12月19日,伴着清脆的汽笛声,第50列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徐州货运中心铜山货场,开向近千公里外的宁波舟山港,随后发往东南亚。
2015年12月徐州-塔什干中欧(亚)国际货运班列开行,打通了徐州国际贸易西向物流通道,有效对接国家“一带一路”。
徐州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50列、2042车、4084标箱、5.1万吨。下一步,徐州中欧班列将固定时间、固定线路,以每月6列的频次开行。
徐州,
既是“一带一路”战略上重要节点城市,
又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北望“京津冀”,南接“长三角”,
在连接南北、承接东西,
构建双向开放大格局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徐州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双向开放平台体系,将构筑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为徐州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产业发展载体、拓展更大开放空间。
(来源:徐州发布 编辑/桂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