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2017年,江苏"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加快转型中谋求全新发展。这一年,以稳为底色,江苏尽显经济大省的从容底气。江淮大地上,被喻为"牛鼻子"的重大项目不断为发展积蓄动能,在创新中孵育而出的新兴产业不断裂变成长……新动能不断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全面展现江苏今年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生动实践,12月24日起,《江苏新时空》推出年终经济观察。
年终经济观察(六):"财政+金融"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中小微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一年中,江苏通过政府引导,依靠"财政+金融"的模式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发展,为支持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盐城的江苏骁阳机械有限公司厂房里,机器一刻不停,工人们正赶着生产一批价值800万元的订单。公司主打新型发电机组和升降机平台两项产品,预计2018年产能规模将达到2.5亿元。尽管现在发展势头不错,但提到一年多前的那场窘境,负责人倪海军仍然记忆犹新。
江苏骁阳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倪海军:“(当时)我们投资总共加起来有1800多万,导致整个资金链比较吃紧,每天睁开眼睛就是好几万要花出去,感觉压力非常大。”
当时,倪海军甚至做好准备,要减产减员、变卖部分设备来渡过难关。就在此时,盐城农行的工作人员主动找上门来,仔细考察过后,为他们发放了250万元贷款。三个月后,又提供了第二笔贷款,前后共计750万,把公司从危机中拉了回来。
江苏骁阳机械有限公司财务经理 孙超:“它的贷款年利率比以往要低,让我们财务费用成本降低了很多,而且放款时间比较短,及时化解了我们公司流动资金的紧张。”
挽救骁阳机械的,是由财政部门和银行联手推出的"苏微贷"。这项业务由财政拨款建立风险资金池,会同经信委等部门制定企业库名单,优选产业创新、节能环保、科技和初创型中小微企业入库。在此基础上,银行再按照资金池十倍的规模为企业提供贷款。
农行江苏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经理 张学冬:“政府出资成立风险补偿基金,可以为小微企业融资的时候提供征信担保,最为关键的是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比以往明显下降,这样我们给到企业的(贷款)利率会更加优惠。”
"苏微贷"在全省范围推行一年多,贷款规模已突破47亿元,受惠企业超过千户。
针对企业不同类别、不同需求,还涌现出专门扶持科技企业的"苏科贷",审贷标准更宽松的"小微创业贷"等多种业务模式。其中,"苏科贷"累计已发放贷款9280笔,支持中小微企业4500多家;"小微创业贷"已建立风险资金池20亿元,带动银行年均投放贷款200亿元…"财政+金融"的做法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已成为江苏扶持实体经济的新路径。
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 宋义武:“近几年省财政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资金达到76亿元,已经初步构建了财政支持普惠金融的政策框架。”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郭艺、魏玉卿、章斌炜、亓晨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