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州帮扶合作并举 与陕西镇巴县实现互利共赢

2018年01月02日 10:11:21 | 来源:南通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上周四一早,通州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徐洪开始例行查房,在他身后跟着一位特殊的“学生”——邓致鑫,来自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一家中医院的外科医生。在今后的两个月,邓致鑫将在这里学习腔镜微创技术。

  镇巴县是通州区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东南隅。全县目前尚有129个贫困村,贫困户4.8万多人,贫困发生率20.3%,脱贫任务艰巨。

  近两年,通州不断探索东西部扶贫协作新路径,加强镇巴两地沟通协商和资源共享,注重帮扶和合作并举,实现互利共赢。

  “组团式”医疗援助

  让镇巴人少生病、看得起病

  “刘主任技术好,人很风趣,服务好!”正在镇巴县理疗中心做康复治疗的患者,评论着这位初来乍到的通州人。

  刘主任是通州区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刘嘉聪,去年11月,通州以“组团式”医疗援助,从两个区级综合医院选派两名优秀医疗人才到镇巴县级医院,在医疗、教学、管理等领域进行帮扶和援助。

  上月,通州区人民医院内科医生张锋给镇巴县人民医院的青年医生,开展了高血压规范化用药专业讲座。张锋说:“这边饮食习惯偏咸、偏辣,爱吃面食,所以老年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发病率比较高。考虑到这个,我就把讲座主题定为高血压的治疗用药了。”

  “组团式”医疗援助不仅要给当地患者看病,更要为当地培养医疗卫生人才。

  上月初,通州邀请镇巴县医疗技术人员来参观学习。邓致鑫就是其中之一。近期,他正打算提交申请,打算将原定两个月的学习期再延长一个月。“我想把腔镜技术学得扎实一些,”邓致鑫说。

  “造血式”教育帮扶

  建立专业联盟和实训基地

  扶贫先扶智,通州把教育帮扶放在优先位置。去年10月,通州中专与镇巴县职业教育中心签署《职业教育帮扶行动协议书》,双方将建立专业联盟,在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领域开展合作办学。通州中专校长姜汉荣说:“我们还将为镇巴职教中心提供资金、设备和技术支持,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平面设计实训基地,完善镇巴教育实训条件。”

  在开展援建工程项目的同时,通州更加注重对镇巴“造血式”智力培育。去年12月5日,通州中专计算机专业的陆洋老师,作为教育系统首批帮扶人员前往镇巴职教中心指导教学。他独特的授课理念、有趣的讲课方法深受学生喜爱。“围绕学生的职业实践需求,我把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子项目,让同学们一一去完成,最后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果出来。” 陆洋说,“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高了,而且最后形成的简历实用性也很强。”

  镇巴职教中心副校长郝明华说:“通州来的两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新颖的教学和管理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造血式’的帮扶,给我们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教师人才队伍。”

  “帮带式”产业合作

  贫困镇上拟建家纺城

  去年12月9日至11日,通州区主要领导率区发改委、教育局、卫计委等部门负责人赴镇巴县考察当地产业发展状况,对接扶贫协作相关事宜。

  产业合作是对口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近两年,通州充分发挥本地企业家、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通巴产业帮扶,做好宣传发动,引导有产业转移需求的企业家前往镇巴县考察,鼓励区域内民营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到镇巴县投资发展。通州区发改委主任龚卫说:“今后我们将发挥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支持镇巴县产业发展,从而带动就业增收,促进两地共同进步、合作共荣。”

  去年12月10日,通州女企业家代表、南通虞姬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虞素平与镇巴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周庆福签订家纺城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南通虞姬家纺将在镇巴县小洋镇经济开发区投资5000万元,建设虞姬家纺城项目。虞素平说:“虽然这里的家纺产业基础薄弱,但留给我们的发展空间也很大,目前我们正在思考更为细化的合作模式。”

  当天,通州区家纺协会会长、江苏蓝丝羽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建辉和镇巴县经合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为镇巴的家纺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劳务帮助。俞建辉说:“实地考察论证后,我们会考虑在镇巴建设家纺社区工厂,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要,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模式建立销售渠道。”

  (来源:南通网;编辑/黄河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