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竹斋秋拍跨年夜举槌 多件乾隆官窑瓷器首次露面

2017年12月30日 14:14:26 | 来源:凤凰网江苏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临近年底,南京文艺市场精彩纷呈,据悉,南京市文投集团旗下的十竹斋2017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预展于12月29日正式开幕,预展时间将持续两天,并在跨年夜12月31日下午一点半于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正式开槌。本次秋拍十竹斋将继续坚持“少而精,精而美”的理念,着力打造精致、精品、精彩的拍卖会模式,呈现逾六百件各类拍品,涵盖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瓷玉工艺品等门类。

  书画专场:新金陵画派、民国书坛群星璀璨

  此次的书画专场,萃选两百余件拍品,以傅抱石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仍然为此次拍卖一大亮点。“金陵四家”钱松岩、宋文治、亚明、魏紫熙、“金陵四老”林散之、高二适、胡小石、萧娴等名家佳作也一同亮相。其中傅抱石的《高士观瀑图》作为此次秋拍书画的封面作品,创作于1963年,并以两种行书和篆书两种书写形式进行落款,足见傅抱石对此件作品的重视。此件作品,著名鉴定家萧平老师也不禁惊叹道:“笔爽而劲,墨苍而润,下笔迅疾故气势磅礴,可谓妙品。”

  十竹斋拍卖有限公司副总刘金泳介绍说:“傅抱石的书画作品在全国的拍卖当中价格都很高,贵在两点:一是他的艺术成就很高,二是作品稀缺性比较大。本次拍卖会的两件作品是傅抱石的代表题材,而且是从来没有拍卖过的生货,藏家对此的热情比较高,预计拍出的价格会比较可观。”

  此次拍卖还汇聚了十几件同一藏家老出版作品,涵盖近现代、古代,并多数带有老出版,实属难得。譬如张大千的《碧树凋馀老更红》,是大成出版社《大成》1973年第17期的封面。此为张大千先生生前在创作当年出版的得心之作。再如吴昌硕的《节临石鼓文》是香港艺苑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艺圃聚奇珍—香港艺苑辛未年展》中的佳作。

  常道民国书坛曾是群星之象、蔚然之状,令人神往。此番十竹斋萃选十余件民国及近现代名人、金石家、书画家等书法精品,预展现场云集了郑孝胥、于右任、徐世昌、陈介祺、叶恭绰等一批民国文人政要手迹,展陈作品无一不铁画银钩,行云流水,矫若惊龙。

  瓷杂专场:宫廷珍品鲜有露面 堪称江苏之最

  本次秋拍的瓷杂专场,除延续春拍的《瓷玉工艺品》专场外,还增加了《金陵雅集》专场,从春拍的九十余件拍品增加到300余件,其内容涵盖了官窑瓷器、明清玉雕、金铜佛像等众多门类,来源清楚、流传有序,绝大部分多年未露面,堪称“生货”,拍品质量可谓江苏历年瓷杂拍卖之最。

  《瓷玉工艺品》主打封面款——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抱月瓶为清代鼎盛期乾隆官窑,瓶身青花绘云纹,交迭悬停,气韵生动,云朵晕染匀称;在云纹的烘托下,中央祥龙腾然而出,龙首瞪目,冲发、利齿;龙身矫健盘旋,羽磷坚实繁密,指爪犀利,动感十足;苍龙飞旋腾挪,气宇轩昂,一派皇家气息,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清宫瓷器档案全集》记载:“乾隆朝九江关监督进贡青云红龙宝月瓶两对,分别陈贮在圆明园、热河。”多番的烧造足可证明乾隆皇帝对此类瓶式之喜爱。北京故宫博物院、香港徐氏艺术馆均珍藏有同类产品。

  一同亮相的清乾隆御制紫檀雕缠枝莲纹铜鎏金宝瓶钮佛龛从造型样式到制作工艺完全符合乾隆宫廷造像特质,其端庄挺拔的造型、圆融无碍的鎏金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佛像衣饰也是清宫流行的标准范式,其精美的衣着纹样源自乾隆造像注重细节的表现手法。以上之特点为乾隆造像独有的共性特征,皆在本尊之上一一体现,充分展现了乾隆宫廷造像精致典雅、富丽堂皇之艺术气象。

  (来源:凤凰网江苏 编辑/李明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