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食眷恋得太久,慢慢地积淀成一种情结,流淌成一段文字,历久弥香。久违的味道怦然让人心动,不禁心旌荡漾。我爱高邮美食——临泽汤羊。
01
冬日的高邮,骤降的气温,人们渐渐收敛了对身体的放纵,高邮人也喜欢上了追逐阳光。
大街上,行人越裹越严,帽子、围巾、手套、厚厚的棉衣,一层又一层,慢慢阻断了身体与外界的联系。
行走在冬风中,口中不时的呼出热气,身体刚有丝暖气,却又被呼啸的冬风,一尽吹散。
天冷、人冷、心更冷。
02
寒冬腊月,阳气潜于体内,难以外发,手脚冰凉,漫漫严冬,难熬。
冷,冷,冷,怎奈?无奈?
羊肉!肉质细润,味道甘而不腻,冬天进食,既能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又能补中益气、开胃健脾。
整条羊肉熬煮,佐以老姜、葱和上等的香油等。熟后,拆下羊肉,羊骨继续熬,直至汤汁乳白,香气四溢。
冬日里,来碗热腾腾的汤羊(羊汤),高邮人的季节性仪式。
PS:冬季吃羊肉对身体非常好,可以强健机体,但上火的人还是要少吃。
03
众多汤羊,美味致上,难寻,难觅。
何不来碗临泽的汤羊,一口入嘴,那种味道仿佛吸盘一样,刺激着舌头,让人口水直流,强烈的震撼了食道和胃壁。
此时,人的食欲,便不由自主的被燃起,再加上羊肉的鲜美,跟滚烫雪白香甜的汤汁融合在一起。
难以形容其中的奥妙,原本因为寒冷,而丧失的那些活力,全部又再度复苏,汤还含在嘴里,香味便已融入身体。
04
一口羊汤,一块羊肉,一并下肚子,周身热乎乎,齿颊留香。不过,有名的王四瘪子汤羊,还在后河巷子里呢。
缘何王四瘪子汤羊如此美味?
其一,选料上,必须选用一到二岁龄、体重在十五公斤以上的本地仔羊,膘好,油大,油面大。
其二,羊被杀,羊肉一来要泡一两天,二来还要经过一定处理(如何处理就不便说了)。
其三,羊汤里的羊肉在吃之前,须煮八个小时左右,后按每块二两的标准切成小块,分别装入汤羊篓,放在蒸笼里保温。
PS:临泽镇上,国良饭店汤羊也不错。
05
大锅热气昂昂,咕咚咕咚翻滚白浪,妙味千传,直勾勾的诱人。
着一碗汤羊上案,一青、二白、三胡、四辣、五香(葱花、蒜瓣、胡椒、辣椒酱、香菜)还有香醋,依个人喜好,适量而加。
金刚脐子更少不了,羊肉吃完了,汤泡金刚脐子,配着蘸着辣酱的胡罗卜吃起来,浑身暖和,通体舒畅。
吃完,捏把鼻涕,一抹嘴,满面红光。
06
于吃,高邮人有太多的话要说。
高邮人爱吃,由此延伸出来的“好吃怂”、“好吃呢唛”、“味道赞呢唛”等等词儿层出不穷。追溯到遥远的从前,我们就听说过“高邮人以食为天”,再到现在,“舌尖上的高邮”家喻户晓。
而高邮美食本身,也携带着最质朴最强大的治愈效果。
无论你是身处异乡孤独流浪的游子,还是被紧张急促生活节奏追赶的白领,抑或是因为恋情受挫内心苦痛的小女生。骨子里只要你是一个高邮人,随便尝上一口家乡的美食,那股暖流一下就冲散了心中的寒风冷雨。
我们寄托在高邮美食上的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有时候更多的反而是高邮美食带来的记忆。
欣喜,我是高邮人,我爱高邮美食。
(来源:扬州市旅游局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