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家族出过4位院士,一家四口都是南大校友

2017年12月28日 16:46:02 | 来源:紫金山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伍荣生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作为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长期处在教学工作一线的他,为我国培养出了40多名气象学硕士和博士,编著出版了多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 

伍荣生院士

  在大气动力学等理论研究方面,伍荣生院士在原有的相关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大地形的北坡有利于大气扰动的发展及波动在北坡移动较快的结论,从而解释了实际观测中所发现的现象,并与合作者首次建立了“四力平衡”的大气边界层动力学模型,为理解边界层动力学特征提供了新的动力学框架,这些系统而又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大大推动了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  

  谈学习:读书是件很纯粹的事情,不应该抱有任何功利性

  伍荣生于1934年1月17日出生于浙江瑞安的一户书香门第。父亲伍敏行是一名老师,在伍荣生的孩提时期,父亲就很注意培养他的读书爱好,家里收藏着各类书籍,平时没事的时候,伍荣生就喜欢翻读家里的藏书。“我小时候最喜欢读的就是武侠小说,父亲虽然骂我不务正业,但是也没有多加制止。”伍荣生回忆起这段童年仍旧十分感慨,他表示,当时父亲给他营造的宽松的读书环境让他受益匪浅,后来在教育他自己孩子的时候,也非常注重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 

静心读书

  采访中,伍荣生多次提到读书应该是一件很纯粹的事情,不应该抱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伍荣生表示,现在年轻一代更多的时间是喜欢玩手机,读书对于他们而言可能更多的是考大学的一种工具,因此他希望新一代的年轻人可以多花些时间,坐下来静下心的读书,“我现在自己也还是有空就喜欢读书,我的兴趣很广泛,各个国家的书我都会看。年轻人读书一定要从解决问题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才能‘钻’进去。”   

  “嗜书如命”的伍荣生以前时常会去图书馆借书,因为那个时期资源共享性并不发达,图书馆刚到的新书每人最多只能借两、三个星期,因此每次新书一借到手,伍荣生总是抓紧一切时间赶着把它读完,“现在因为网络发达,很多文章资料都可以在网上下载,所以很多人就觉得我可以放在那里慢慢读,结果过了两、三个月才想起来忘记看了。”伍荣生表示,长此以往,这样松懈的读书方式会造成学习上的惰性,“坐下来,钻进去”才能更好的阅读。

  聊家庭:家族共出过4位两院院士,一家四口都是南大校友

  在很多人心目中,两院院士是科研领域的“大神级人物”,伍荣生的大家族里加上他一共出了四名院士。伍荣生的堂叔父伍献文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名誉所长;他的姐夫刘建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所鱼类学家;他的表弟孙义燧是我国著名的天体力学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谈笑风生

  除了伍荣生的大家族人才济济之外,他的小家庭也是人才辈出,并且都和南大有着不解之缘。除了伍荣生教授自己本身是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毕业的之外,他的夫人冯蕊英同样也是毕业于南大,并也曾同他一样在南大气象系工作。他们的儿子伍瑞新在南大获得博士学位,现在南大电子工程系任教,儿媳妇王铁海也是南大毕业后留校工作。  

  聊南大:应错阳差被录取,接触后发现自己着迷于气象专业

  伍荣生院士告诉记者,自1952年被南大气象系录取后,自己就在南京“扎根”了。重新再提起那段考大学的时光,伍荣生表示这里面其实是一个非常曲折的故事。原来伍荣生最初的梦想是“飞上蓝天,保卫祖国”,因此在填写志愿的时候,他报考了当时的南京航空学院,然而一切并不顺利,在放榜的那天,伍荣生在录取名单上找了很久都没有看见自己的名字,失望至极的他以为自己落榜了,直到有人告诉他,他被南京大学的气象系录取了,他才知道自己考上了大学。

给学生演讲

  虽然现在的伍荣生已经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但是在刚开始被南大气象系录取的时候,伍荣生发觉气象的学习和自己想象中的并不一样,因此伍荣生还闹了一段时间的“小情绪”。不过,在听了导师讲了很多气象和国家经济、战争有关的内容,例如诺曼底能成功登陆和气象也有分不开的关系后,伍荣生突然发现,不仅航空可以保家卫国,气象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至此,伍荣生便开始静下心来潜心钻研气象学问题,仔细接触后发现了气象领域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对着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死磕’,也是我从小就培养起来的一个兴趣。”  

  聊科技:刚开始工作全靠算盘,80年代出国后才接触计算机

  回忆起刚开始在学校做科研项目的时候,伍荣生告诉记者,最初很多的数据都是在算盘珠子上拨出来的。“我们年轻时工作的那会儿,还没有计算机,一直都是用算盘,再后来,进步了一点,我们就开始用手摇计算器计算数据。”据了解,当时南大的气象系还成立了一个统计室,专门招了一批高中毕业的职工,打算盘统计数据。

伍荣生院士与外国友人

  直至上世纪80年代以后,伍荣生出国才第一次接触到了计算机。回国后,伍荣生找银行贷款,买了一台大型计算机,从那时起,实验室才开始一步步走向现代化。不过,在众多的计算工具中,伍荣生最喜欢的还是计算尺,“现在很多孩子都没见过计算尺,我特别喜欢用计算尺是因为它真的很方便,计算尺其实就是一本计算册,不会牵扯到其它任何问题。”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到当时那段历史,伍荣生还曾建议学校成立计算尺博物馆,“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形式,可以让现在的孩子直观的感受到科技的进步。”    

  (来源/紫金山新闻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