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香2017|我家花开淡墨痕

2017年12月27日 17:41:5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投稿人/李天鹏) 

  读书、评书、藏书,已成为我们业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坚持不辍。

  早在北方工作时,尽管当时条件艰苦,每月总要从“牙缝”中挤出十元、八元钱,顶着寒风,骑自行车到二十多里的书店买回一两本新上市的图书。妻子当时做英语老师,侧重阅读外文书籍,我是文学爱好者,买回的多是《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双城记》、《基督山伯爵》等外国文学名著。在塞北寒冷的冬夜,外面大雪纷飞,寒风呼啸,一家三口在室内就着炉火,喝着飘香的花茶,灯下各自手捧喜爱的图书,认认真真地读着,自是别有一番情趣。

  之后因工作调动,曾几次搬家,而每次迁移,家中的千余册藏书都会如影随形,从未舍得抛弃。这些跟随我们走南闯北的图书,多数是我们看过的,页面虽陈旧,但它承载过我们往昔无数的晨昏,与我们一起走过塞外山城那些清冷的岁月,已成为我们家庭的重要成员,“一本不能少”。有些优秀图书,我曾反复读过多遍仍爱不释手,像路遥的《人生》,曾那样扣动过我的心弦,已经发黄的书页里,二十多年前密密麻麻的眉批犹在。

  2004年夏,我们举家从数千里外的河北承德南下无锡,满满三个书柜的书也跟着我们一路辗转,通过火车办理托运,在美丽的太湖之滨安下了家。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无锡,我便迫不及待地走进位于太湖广场附近的无锡图书馆,见图书馆十分气魄、大气,且藏书非常多,市面上的畅销书都能在书架上找到。此后,我与妻儿成了图书馆里的常客,周末、节假日带上借书证,常常徜徉于图书馆知识的海洋里,乐此不疲。茶余饭后,一家三口有时还因观点各异,为同一部图书进行激烈争论,又常常各持己见,总也难分高下,其乐也融融,其情也绵绵。

  感到当时受益最多的,当属读中学的儿子。几年时间里,由于书读得多,见识广,荣获了江苏省“青少年读书50佳”的称号,还获得了无锡市国土杯征文的一等奖,由国家国土资源部领导在无锡电视台亲自颁奖;之后又在团中央、教育部等8家单位联合组织的“全国青少年读写大赛”中夺得了银奖,也是无锡唯一的银奖获得者。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但使他学习成绩在无锡一中遥遥领先,也使他拥有了更为广阔的成长、发展空间,先后被表彰为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高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被四川大学中文基地班录取。有次他告诉我,在成都一个旧书摊上淘到了一套老版《全唐诗》,由中华书局出版,是一位大学老师的藏书,遂花400元钱将书买下,从千里之外的成都将25本书打包背了回来,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我。拿在手上,我来回翻看着,如获珍宝。去年,儿子本科毕业通过“国考”,携带着浓浓书香到北京国家机关工作,开启了自己新的梦想。

  多年来,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日月怎样更迭,灯下读书看报,已成为家庭生活不变的风景,阅读,使我们能够在日益喧嚣的世界里找寻到一处安静之所,也使我们不断走向充实、走向富有、走向远方。

  不由想起元代王冕那句写梅的古诗: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作者简介:李天鹏,无锡市委统战部知工处(培训处)处长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