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照古时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这两个礼拜,大家一定被《国家宝藏》刷屏了吧?
一开场张国立老师就说“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我们有多年轻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
和《国家宝藏》一样,咱汤泉的历史也很“年轻”,究竟有多年轻?小编举几个列子给大家看看~
杨山头古文化遗址
震撼于《千里江山图》的磅礴壮观,咱汤泉要出品的第一件“宝藏”,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杨山头古文化遗址位于汤泉街道泉西社区,杨槐墩西南200米的杨山头,面积约1.43万平方米,海拔11.2米。
该遗址的发现,对填补江淮地区文化序列的空白,树立滁河流域古文化序列的标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崮堆古文化遗址
位于九龙社区玉带庄,距永宁镇大营村杨家岗西南150米的大崮堆古文化遗址,为典型的台形土墩,海拔19.6米,顶部呈不规则形状,残存面积约72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深厚5米左右,据考证,该遗址可追溯至商周时期。
(非实物图,仅供参考)
千年银杏
“千年垂乳”、“撑天覆地”、“雷击复苏”三棵1500余年的古银杏,是名副其实的“汤泉名片”,历史与文化的使者。
早在80年代,就被列为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保护文物。
惠济寺石碑
走进惠济寺,就像走进一座博物馆。
这里到处遍布着沧桑的痕迹 ,础石、石碑,无声的诉说着一段段历史。
由南唐韩熙载撰文的汤泉禅院碑,宋代秦少游题作的游汤泉碑,清道光年间的英华书院碑......虽然残损破旧,但却是无比珍贵的历史明证。
香泉井
相比起惠济寺鼎鼎有名的三棵千年银杏,香泉井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但其实,它的历史也是相当久远哦~
可以追溯到六朝以前,原名为惠济井,由朱元璋改汤泉为香泉后,遂易名为香泉井。
香泉井井栏为芦石,井水清澈见底,沏茶无垢,十分甘甜可口。据说,当年萧梁昭明太子隐居惠济寺,每天都要用这香泉井水煮茶,真可谓汤泉珍贵的“宝藏”。
汤泉温泉
温泉是汤泉生生不息的魂,在汤泉街道至陈庄沿线,遍布着十里温泉。汤泉温泉天然优质,富含化学物质40多种,对美容养颜、疾病治疗均有良好疗效。
对其历史,最早记载于南朝,太子泉、五柳泉、珍珠泉、汤浦堰等,一个个汤池名称的背后,是一代代帝王大家亲临享受的悠久历史。
以上所提到的“宝藏”,还只是汤泉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角。诸如湾塘、黄连木等等,人文、观赏和历史价值兼具,等待我们每个人走近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