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人记忆中的扬州城,片片剪影里的“教场”风光!

2017年12月26日 14:34:36 | 来源:扬州市旅游局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拥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扬州城,藏着数不尽的古迹旧痕。光阴如同运河水,载着世代人一路东流,直至今天。

  物质生活的飞速发展,使得如今的扬城焕然一新。

  但在老一辈人心底,行经城中,每走几步,便能寻见光阴的刻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广陵区著名的"教场"。

  明、清时期的练兵之处

  扬州教场,驻军操练而得名。说到“教场”,人们自然会想起“教场比武”之地。明末清初,扬州教场是驻军操练之处,老百姓难以入内。时光流转,到了清末民初,教场已成为扬州城区最热闹的地方,是当年最繁华的商业、文化、娱乐中心。

  教场的面积并不大,东起国庆路,西临小秦淮河,南靠参府街,北至萃园路,据史料记载,明代的操练场地占地108亩。在教场里曾经有一座高大的牌楼,上面嵌有“我武维扬”四个大字。

  明嘉靖34年(1556)开始,扬州新城建立以后,武务日渐废弛,教练之举亦不常有,教场的范围日渐缩小。当时并没有教场街(今国庆路一段),直到康熙南巡时,徽商汪简臣捐修街道,打通了南北通道。此街也因其西边的教场,而被称之为教场大街。

  乾隆中期练兵场之搬迁

  随着康熙朝南北向教场大街的开通,乾隆初年徽商汪承炳又捐资修缮了东西通道,教场的东西南北皆被打通,居民人气渐旺,民房搭建日见增加。到乾隆三年(1738),在旧教场108亩的地盘上,已建民居近千户。

  由于教场场地狭小,无法承担演武职能。为此,乾隆三十二年,两江总督高晋上奏乾隆帝,提出:……在府城西门外三里许,周围颇为宽广,以之改建教场,远近适中,与营制相宜……乾隆帝同意高晋的动议,教场随即迁至西门外的蜀冈之下(原农科所一带),城里的教场转给了商户,教场遂成为商业中心和文化娱乐场所。

  曾像上海城隍庙

  70多岁的邵奶奶,在教场附近住了数十年。在她的记忆里,教场街其实并非是对一条街的称谓,而是这里四通八达的街坊区的总称。“在教场环周大约有十一二条街巷,有雀笼巷、碧螺春巷、漆货巷等等。”可以说,教场就是扬州独一份儿的“迷魂阵”般的街坊区,穿街走巷,别有一番乐趣。现在的教场街区,那些老巷子大多经过改造后已不复存在,但走在街区长短不一的巷道内,还能看到一些已拆除街巷的名字。

  “那个时候的教场周围,从早到晚,人潮川流不息,上午是荤素菜的市场,就跟现在的萃园桥菜场一样,鸡鸭鱼肉、时鲜蔬菜一应俱全。”每天天麻麻亮,就有农民推着独轮车抬着箩筐,到教场摆摊设点了。到了下午,棚子里就换了主角,有租书的、有卖旧衣服的。

  逢年过节教场更加热闹。“除了有适应时节的各种商品供应,各式各样的娱乐项目从四面八方赶来亮相。”邵奶奶举例说,像平常看不到的西洋景、套圈、玩大把戏的在教场各占一角,“这里和上海的老城隍庙应该也没什么分别。”

  扬州最早美食街

  当年的教场,老扬州无人不知,这里也是扬州市中心最繁华的地带。环绕这一地带的,藏着老扬州传统味道的美食。

  “在教场里面,小商小贩们搭上了棚子,一路经过,就能闻到小吃排档和扁担挑子里面飘出的香味,糍粑麻团油饺子……偶尔还能看到荷叶包裹的五香驴肉。”这些美味让邵奶奶至今难以忘怀。

  除了小吃以外,在教场周围分布更多的是那些曾盛名一时的饭店。81岁的老张扳起手指,数起了这一带闻名遐迩的饭店。“教场街上的一品香、福盛祥、源来。”邵奶奶仔细想了想,还有怡园茶馆、九如分座等等。

  各类美食云集

  如果说,从前教场街区有一股老扬州的味道扑面而来,那么如今的教场更多透露出一股“洋气”。这里被打造成扬州中心民俗文化主题休闲购物街区,各类店铺纷纷进驻。现在的教场街区,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的时尚。

  但无论是仍然保留的老街巷,还是改造后的新街区,似乎已然失去了以往的繁华,有些许寂寥的味道。不过,彭奶奶希望见到的小吃美食,很快就能在教场街区一带品尝到。在教场附近的国庆路一侧,长约200米的街道上,已经摆上了近40个夜市摊位。

  童年欢乐趣味多

  “以前在教场耍一天都可以,现在这里逛一下十分钟就够了。”彭奶奶坦言,走在新教场内,依稀辨别这里曾有过的热闹,甚是怀念。

  让彭奶奶流连忘返的有教场的鸟市。“在教场街区的东北端,有一条宽两米,长不足百米的东西向的小巷,巷子虽然小但是却很出名,因为这里有出售雀笼的店铺和手工作坊十多家。”彭奶奶说,从雀笼街走过,就能看到钉钉挂挂的各色雀笼子,这些竹制雀笼子手工精致,里面水食雀碗和金属挂钩十分精致,“据说当时还有京城的客人慕名而来。”

  “有了笼子,店家也会在笼子里养些鸟儿,从雀笼巷起,至教场南北,蜜鸟、画眉、八哥、金丝雀、鹦鹉……几乎回回去都能见到各式各样的鸟儿。”彭奶奶说,除此之外,鸟市上还兼卖虫鱼等物。“孩子们买只‘叫油子’或‘金铃子’回去玩玩,偶尔也发发呆看看别人用蛐蛐草斗蛐蛐,这些都是属于那个年月里的童年乐趣。”

  有关教场的一片片剪影犹如电影般闪过,让我们一起跟随老辈人的记忆去探访这处位于广陵区内的教场。

  穿越时光隧道,去看看曾经在这里练兵保家的人儿的英勇风姿。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