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少孩子心理脆弱的情况,扬州各大中小学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真的会有人去咨询吗?不少孩子表示不敢找老师倾诉,记者获悉,有学校开设了网络心理辅导室,学生可“匿名”倾诉烦恼。学校还有智能心理云平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调查】
小学生偏爱班主任胜过"心理咨询师"
昨天,记者走访调查获悉,目前市区各个中小学基本都有心理咨询室,每周心理老师定期坐堂问诊,学生可以直接找心理老师倾诉。孩子们真的会去心理咨询室吗?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小学的心理咨询室一学期最多有两三名小学生去“聊天”,“孩子们有问题更喜欢找班主任反映。”扬州一小学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相较于小学生,初高中生更爱去心理咨询室聊天,以树人学校为例,上半年咨询数据为400多人次,主要是人际交往方面,同学间、老师间甚至亲子间的交流。
中学生人际交往成最大困扰
网络社会孩子知识面非常广,社会各界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如果没有及时梳理好,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据透露,四年级学生最容易出现强迫性、交往不良、多动三类问题,而高年级的小朋友,除了容易出现强迫性外,抑郁情绪表现得严重。
江苏省心理学会曾经对江苏青少年心理健康进行普查,结果显示,读初中前后的孩子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最高。树人学校心理咨询室徐军告诉记者,主要存在于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也就是初一和初三,高一和高三。初一、高一学生主要的疑惑是对学习生活的不适应,而初三、高三年级的同学主要是考试焦虑,特别是失眠情况比较严重。为了方便学生,树人学校开设了网络心理辅导室,学生可“匿名”倾诉烦恼。
【形式】
网上咨询已成心理辅导室“标配”
记者也了解到,不少中小学都设置了网上心理辅导版块,学生可匿名倾诉烦恼。学生的心理状况在不断变化,学校如何应对这些变化进行监测呢?
徐军介绍,新生入学时都会接受心理测试,如果发现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将在心理辅导室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帮助。一旦确诊学生有心理疾病并需要治疗时,学校会及时建议家长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智能心理云平台成学生“私人医生”
在扬大附中,记者还看到了一个特殊的心理咨询室“宣泄室”,男女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机器发泄心中的不满。
指导中心走廊上的智能心理云平台,从心理测评、给出训练方案,再到宣泄,全新的软件系统让人眼前一亮。
“云平台相当于一位私人‘心理医生’。每年新学期新生入学时,我们都会针对高一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电子心理档案。”扬大附中副校长李岚介绍,学生可凭借这份诊断书,到各个功能室寻求帮助。
27名心理专家走进全市中小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校园专职心理教师,今年我市中小学还将迎来更权威更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专家。
昨天,市教育局为首批聘任的27名扬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专家代表颁发了聘书。这27名专家是来自扬州大学、江苏省五台山医院、教育系统内部的知名专家。市教育部门明确要求,全市各小学每学年至少要请心理专家进校园1次,市直学校及各中学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心理专家进校园活动,要求中小学班主任等须经过不低于32学时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系统培训,并要求取得相关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