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作血竹画铭记大屠杀历史

2017年12月19日 10:58:17 | 来源:南京晨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八旬老人,曾写就一部鲜为人知的金陵孤儿抗战史,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他更是完成了八十幅竹画作品,全部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其中一幅血竹画尤为震撼人心。“画中透露出悲怆和热血。”观摩者称。

  一幅血竹画 震撼人心

  雪竹苍劲有力、挺拔向上,与普通的竹画不同,展现在记者眼前的这幅竹画是用红色笔墨画就,让人有种醍醐灌顶之感。如果不是旁人介绍,记者绝不会想到,如此气势恢弘的画作,竟出自一位八旬老人之手。他叫蔡虎因,出生于1938年的他已是八旬高龄。而这幅血竹画作,可谓蔡老的心血之作。“这幅画作,就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蔡虎因老人说,创作这幅血竹画,还有一层含义,即用墨竹画表现中国人的高风亮节,血竹画中的竹笋则表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气概。

  记者了解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几天,蔡虎因老人已经将这幅震撼人心的画作赠与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八旬老人的八十幅竹画

  许多人也许并不熟悉蔡虎因老人,可是翻开他的背景,却堪称显赫。蔡老是北宋著名书法家蔡襄第二十七代孙,其父蔡石桥,字达仁,则是新金陵画派知名书画家和教育家,曾任宋庆龄主办的金陵孤儿院院长。记者面前的蔡虎因虽已八旬高龄,可依然精神矍铄,言谈举止间也非常谦逊。蔡虎因从小就与诗书画日日相伴,如影随行,七十年来,他一直对诗书画艺术默默追求。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南京从事教学和教育工作,并创办了南京健诚职业学校,收容贫困儿童作为生源并免费教育。在书画上拜萧娴和陈大羽为师,尤以画墨竹为艺术上的快乐。

  据了解,四五年间,蔡虎因老人陆续创作了八十幅竹画,曾在南京鸡鸣寺书画馆展览。近期,他的画作即将在北京和英国伦敦进行展览。蔡老说,他之所以坚持画竹,是因为竹最能表现出中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便经历了南京大屠杀的磨难,可是中国人依然昂然挺立。“我们就像竹子一样有节气、有骨气,咬定青山不放松,坚韧挺拔。”

  曾写就金陵孤儿抗战纪实

  除了画作,蔡虎因老人还写下了一本名为《血色小红山》的书,记录了鲜为人知的金陵孤儿抗战纪实。蔡老说,为了考证金陵孤儿院院生抗日故事的真实性,他找到了当年做老师和在学校当义工的相关人士,采集到了关于金陵孤儿院的第一手资料。他结合亲自搜集的史料,通过小说的形式串联起来,写成了一部纪实文学作品。

  蔡老说,不管是写书还是作画,他的初衷都是一样的,“不要忘却历史,要在历史长河中像竹子一样坚韧地走下去。”

  (来源/南京晨报 编辑/季玉馨)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