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徐州市考察。在徐工重型起重机底盘装配车间,总书记饶有兴致地登上了徐工完全自主研发的XCA220型全地面轮式起重机驾驶室,该产品拥有30多项专利、打入多个发达国家市场。这个车间所在的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其主打产品轮式起重机,去年就进入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第一批);同批进入的还有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旋挖钻机。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12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刚刚公示结束的《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名单》,徐州又有两家企业的两项产品入围,分别是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压路机。
这四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在生产之初,都是在国外行业巨头技术封锁的情况下,通过自主创新,一步步获得巨大突破的。两年,徐州拿了4个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徐州制造业的底气从哪儿来?
“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心无旁骛的专注力,是“单项冠军”企业在细分领域形成独特优势的两大关键要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企业在市场上“攻城略地”,技术创新是第一大“法门”。以徐工重型轮式起重机为例,公司常年保持四五百人规模的研发团队,占公司总人数的20%以上,近年来每年研发支出超过销售收入的6%。
记者发现,在“单项冠军”的成长历程中,专注力不可缺少:它们往往在多元化经营面前能够保持定力,长期专注耕耘自己的领域。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徐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曾经处于破产的边缘,但公司仍然专注于起重机行业,加大研发力度,为行业回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拉开了与同行的距离。
2011年,中能硅业大技改项目实现规模化技术提升后,产能跃升至6.5万吨,位居全球前列。此后,经过优化设计及工艺创新,年产量突破7.5万吨,一跃成为全球单体最大太阳能级多晶硅制造企业。中能硅业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全部转化为多晶硅生产中的原料三氯氢硅,实现了物料循环利用及“零排放”。
“冠军”的核心竞争力在哪
“徐工压路机的核心竞争力贯穿整个业务链条,从产品研发开始,到产品质量、产品售后,再从售后推动产品研发,不断循环往复。”徐工道路事业部总经理王庆祝一下子就把产品工序说全了,并认为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产品的每一道工序中。
最重要的是了解市场。上世纪90年代末,人们对压路机的品牌和质量还没有如今这么重视,高端的压路机被国外垄断,压路机厂家新品开发能力都很弱,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也很少。王庆祝介绍,2000年以来,当时的徐工科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产品资源。2001年开始,徐工压路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就跃升为第一,从此持续领跑行业。
其实不管是在行业早期阶段,还是行业成熟的竞争红海中,要想“出人头地”,创新研发、做到“人无我有”,都是企业跟上时代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于国外龙头企业,国内旋挖钻机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起步都比较晚,而凭着初创期徐工研究院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硬是成长起来了一个细分的旋挖钻机产业,并在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快速赶超国外成熟企业。
“人无我有”固然重要,“人有我优”的品质控制,却是能否留住客户、占领市场的关键因素。11月初,在全地面起重机的发源地德国,一台闪耀着“徐工金”的全地面起重机出现在德国最大化工园区Chempark Marl施工现场,在管线密布的化工罐体中间,凭借良好的吊装作业微动性、复合动作平顺性和系统稳定性,精准、快速地完成了反应罐各部件的拆除。德国作为全地面起重机的发源地,是国际上公认的法规管理最严格的国家。徐工借助欧洲研发中心等平台资源,取得了德国道路交通法规特殊许可和防范工伤事故条例检测书,顺利拿到了国产全地面起重机乃至国产重型机动车在德国的第一张上路牌照。
“冠军”如何持续成长
“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在解决各种问题中不断成长。”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文武说。
多晶硅建厂之初,在生产技术受到普遍封锁情况下,中能硅业经过不懈努力,不仅消化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还通过数据摸索和经验累积,创造出具有中能特色的GCL多晶硅生产法,使公司成为多晶硅行业的领跑者,也促进了光伏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这就是科技创新的力量。在副产物回收利用方面,中能硅业通过全新的方式将废气、废液、废固等“三废”变废为宝,实现装置的零排放。以科技创新为原动力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
基于大数据分析来打造的硅业智能化工厂则是今年的一个新亮点。在光伏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良率的生产参数有数千个。保利协鑫正在切片环节推广大数据算法,对生产过程中采集到的全部变量进行分析,找出与良品率最为相关的关键变量,硅片产品合格率提升1个百分点。
“冠军”企业不仅要能解决问题,还要引领行业,2016年10月,徐工牵手阿里巴巴共同打造中国首个“Predix平台”徐工工业云,并应用于轮式起重机、旋挖钻机、压路机等制造业“单项冠军”智能生产线,放眼“中国制造2025”,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奠基者、开拓者、领跑者,徐工将全力挺进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三强,打造成为全球信赖、具有独特价值创造力的世界级企业。
到2020年,徐州力争制造业水平大幅提升,总产值达到2万亿;到2025年,建成区域性制造强市,总产值达到3万亿,将徐州市真正打造成为以工程机械为重点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中心。
(来源:无线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