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保监分局:电动车或将引入“交强险”

2017年12月16日 16:55:03 | 来源:名城苏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电动车与汽车相撞的事故屡见不鲜,而且在事故的理赔问题上,也总会存在喋喋不休的争论,因为电动车一方常被认定为“弱势群体”,这让许多汽车驾驶员头疼不已。不过,昨天苏州保监分局做客政风行风热线透露,电动车或将引入“交强险”。

  据统计,路面上70%左右的事故,都是跟非机动车尤其是电瓶车相关。然而,和有交强险和商业险的汽车相比,大部分电动车车主并没有缴纳相关保险,可以说正在“裸奔”。不仅是车主,卖场的销售人员对保险事宜了解也相当有限。

  按照《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规定: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0公里/小时,整车质量(重量)应不大于40公斤,一次充电后续行里程应不小于25公里,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240瓦。只要违反上述其中一项,发生事故时,涉事车辆都被认定为机动车。而道路上和电动车市场上,这种“披着电动车外衣”的超标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机动车上路,理应购买交强险。但现实矛盾是,根据我国现行机动车登记制度,该类车并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交强险投保条件,保险公司也不能为此类车辆办理交强险手续。

  另一方面,苏州市多家保险公司,都开出了电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但是投保率非常低。据中国人保财险苏州分公司副总经理吴青透露,电动车或者非机动车,三责险保障覆盖面非常低,估计5%都不到。

  因此,一旦涉及电动车违章事故,若事先没有第三者责任保险,也因客观原因无法购买交强险,无疑加剧了被侵权人的经济负担。

  针对电动车会不会像汽车一样,引入强制险,苏州保监部门表示,中国保监会也在跟公安交管部门推进相关的工作。

  毫无疑问,电动车引入交强险机制,能从保险层面最大程度上为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及时和基本的保障。同时,也有利于减轻侵权人的经济负担,化解经济赔偿纠纷,通过实行“奖优罚劣”的费率浮动机制,促进机动车驾驶人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有利于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维护社会稳定。

  各种违章事故看得人心惊胆战触

  平时经常使用电动车的小伙伴,可要注意交通安全呀!另外提醒大家,在购买电动车时,一定要了解自己所购买的车辆的各项技术指标参数,对照以上《通用技术条件》看自己的车辆是否超标,或者将车辆拿到相关部门检测。如果超标,建议大家提高风险意识,购买一份第三者责任保险,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那么,对于机动车主来说,日常开车如何规避与非机动车产生碰撞?

  出现类似碰撞事故,又该如何处理呢?

  主动规避

  1、不闯黄灯

  汽车和电动车发生事故,一半以上都是在经过十字路口的时候。原因常常是电动车违章闯红灯、越过非机动车道停车线、逆行、在机动车道行驶等。

  司机应在路口特别留意这些电动车,千万不要闯黄灯抢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再通过路口。

  2、少走辅路或非机动车道

  辅路和非机动车道的交通状况往往比较混乱,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出现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的概率会更高,因此司机们最好尽量少走辅路或非机动车道。

  3、开车门时要注意

  各位司机乘客在下车之前,一定要回个头或看看后视镜,在确保没有非机动车驶过的情况下再打开车门。

  4、停车不占用非机动车道

  其实汽车司机也应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非机动车道都停满了汽车,让非机动车不好走或无路可走,占用机动车道是必然的。

  被动规避

  1、安装行车记录仪

  行车记录仪的作用就是还原事情经过,更好配合警方、保险公司等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工作。

  2、第三者险要上足

  在现行的交通安全法中,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不管机动车有无过错,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第三者责任险就是机动车最后的保护屏障,建议足额投保。

  3、如果出现类似事故

  心态要淡定,如果车内没有装行车记录仪,那么可以留意附近的摄像头或目击者,然后报警,叫保险。如果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第一时间叫救护车。

  不管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在道路行驶时,大家皆是交通的参与者,都必须遵守相关交通法律法规!共建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需要所有人的自觉配合。

  (来源:名城苏州网 编辑/李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