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贝格后人造访江南水泥厂遗址,80年前2万中国军民在此受庇护

2017年12月16日 21:13:27 | 来源:扬子晚报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2月14日,辛德贝格的外甥女玛丽安女士和丈夫奥莱来到南京栖霞区,在江南水泥厂难民营旧址,共同追思和缅怀辛德贝格等国际友人在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保护难民、保护工厂的义举。

  此次玛丽安南京行,是受中国外交部邀请,作为国际友人辛德贝格的家属,参加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及系列活动。

图片

  辛德贝格全名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1911年2月19日出生于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1937年至1938年期间,辛德贝格和德国人京特主持管理位于江南水泥厂的难民营期间,收容保护了2万多名中国难民和中国伤兵,使他们避免了被侵华日军屠杀。辛德贝格还记录了许多关于日军在宁罪行的案例,并将报告递交给了南京国际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他的义举在《拉贝日记》中有多处记载。  

  为了纪念辛德贝格,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了解曾经在江南水泥厂发生的故事,南京市政府将辛德贝格列为“历史文化名人”,并为其铸造辛德贝格纪念雕像。今年10月,雕像落成。该雕像总高2.1米,重210公斤。基座高0.7米,长宽各为1.2米。为黑金沙镜面花岗石贴面。玛丽安一行仔细瞻仰,并在雕像前合影留念。

图片

  在栖霞区图书馆举办的“京特(昆德)父子与近代中国半世缘——南京与唐山双城纪念展”现场,玛丽安聆听介绍,不时指向一张张熟悉的照片,回忆起自己了解的背景故事。玛丽安追忆说,2006年,自己的母亲曾经来过江南水泥厂,对舅舅和京特在中国的义举非常感动;2014年,丹麦女王也曾来到南京,许下愿望,希望让更多丹麦的年轻人知道并以此为榜样。“助人为乐是一种精神,我多次来中国,希望把更多的事迹带给中国,希望自己作为枢纽和纽带,做更多的事情,祝中丹友谊长存。”

  当天,栖霞区还将一本记录国际友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机智护厂营救庇护难民往事的书籍《风雨如磐忆江南——陈范有与江南水泥厂》赠予玛丽安。

  (来源:扬子晚报网 编辑/吴颖)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