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8年的徐州也经历过一段被日军铁蹄践踏的苦难岁月。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同胞们,我们不会忘记你。
其实,徐州人已经做了很多的防范措施。
800公里以外的北平爆发“芦沟桥”事变的前一个月,中日关系已经非常紧张,战事一触即发。
这毕竟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是战争,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况是这么严酷的战争,在战争来临之前,肯定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

1937年夏天的徐州火车站

车站内一身戎装的搬货人
徐州已经被日本人盯上很久了,不消说,作为津浦陇海线上的重要城市,它是战略要塞,兵家必争。宪警们接到消息说,近来在陇海路一带侦查摄影的日本人很多。徐州火车站来往人员复杂,敌我情况不明,所以宪警们不得不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对往来的旅客仔细盘查,尤其是带着照相机和摄影机的人。
徐州市中心的大同街上,全市最高的五层建筑望火楼,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1937年,此处是消防队所在地,徐州人也称它为钟鼓楼。楼顶的瞭望台上,时刻都有人值守,一有情况,全城皆知。大同街的商户们,在繁忙喧闹的日常背后,又有些紧张无措,是不是该跑反了?现在跑会不会有点早?
灾难,不管什么时候来,都让人猝不及防。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紧接着,历时5个多月的中日徐州会战打响了,徐州会战就发生在徐州为中心的津浦路南北。
日军的意图是:打通津浦线,与华北战区的侵华日军南北并进,会师武汉,向中国纵深进犯。所以,夺取徐州是他们的首要战略目标。
为应对徐州及中原战场的危局,中国迅速组建第五战区,任命李宗仁为司令长官,驻守徐州,指挥津浦沿线的作战,以对抗侵华日军。

各路大军参加徐州会战
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两个多月的津浦沿线保卫战,以济南泰安相继失守,津浦路北面大门洞开,日军长驱直入结束,北线总指挥韩复榘被处以死刑。
1938年3月23日,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血战台儿庄,这一场战役一直打到4月6号,历时15天,最终,日军从台儿庄内外撤退,来时的8万兵力,经此一役,被歼2万多。中国军队摧毁日军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主力,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

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台儿庄展开巷战。

打了胜仗的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上了135期的《良友》杂志封面,成了当时的明星人物。

台儿庄战役胜利后,中国援军乘火车前往徐州一带。
4月中旬,日军纠集30万兵力,分6路对徐州进行大包围,企图一举消失徐州地区的中国军队。这时,在徐州战场的中国军队约有45万人,分5个兵团作战。史称“徐州突围”。
战火在徐州城周边蔓延,终于在5月14号这天早上,空袭打破了徐州城最后的宁静。
从6点起,日军出动了54架飞机,轮番轰炸徐州市区,空袭持续了12个小时,280多枚炸弹将徐州城炸成一片废墟,700多市民死伤。
5月17号,34架日机又开始一轮空袭,这次受害最大的是徐州的火车站。另外,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也中弹被炸。

日军占领了铜山县站(徐州北站)


5月18日,蒙城沦陷
国民党军队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计划放弃徐州,向豫皖边突围。在萧县、蒙城地区驻军是最后走的,1938年5月19日,在掩护各部队撤退完毕后,国民党军队放弃徐州。

就在这一天上午,日军的一个师团进入了徐州市区。

战前的徐州城郊黄河故道
阎窝村坐落在阎山脚下的黄河故道边上,河滩上芦苇丛生,绵延无际,躲藏着数千名平民百姓。

日军在阎窝一带作恶一天一夜,屠杀我同胞近千人。阎窝村被杀绝18户。同时惨遭日军洗劫的,还有阎窝附近的杏坡、王山、马庄等庄。直到当年十一月,乡亲们在烧杀场里才收殓了二百多个头颅和成堆的尸骨,掩埋在阎山脚下、白马泉边,筑成“人头墓”。
仅1938年5月20日一天,在阎窝,汉王,小郭庄等地,3000多名徐州老百姓被日军屠杀。

徐州沦陷

大同街上,一片瓦砾。

被毁的徐州江北第一楼。

奎山塔下的日军
有压迫就有反抗。在八年抗战中,有186名津浦铁路员工壮烈殉职。在殉难员工中,既有徐州机务段的员工,也有济南及浦口机务段的员工。

云龙山第一节山北坡,有一座肃穆的六角亭,亭内竖有一碑,该碑采用三角形锥体,碑身上刻:津浦铁路殉难员工纪念碑。正面偏南一侧刻有沈文泗所撰碑文,记载事件的经历及立碑的意义,另一侧则刻殉难员工的姓名和职务。
沛县革命烈士陵园里,长眠着72位先烈,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在沛县张堤口战役中英勇牺牲。
还有著名的运河支队,它创建于1940年1月,是活跃在苏鲁边界、运河两岸,与铁道游击队齐名的抗日武装。

运河支队由苏鲁两省的峄、滕、铜、邳地方抗日武装组编而成,初创时约1500余人,1945年8月,队伍达3000余人,成为地方主力基干兵团。
在抗日战争中,运河支队与铁道游击队、微山湖大队团结协作,共毙伤、俘日军近千人、伪军4000余人,并掩护1000多人经过秘密交通线到达延安。

懂得缅怀的民族,必然善于倾听历史深处的回音,当我们走进历史、深入历史、回望历史,就是要用心灵体悟历史的温度,用脚步丈量和平的未来……
2017年12月13日,第4个国家公祭日,民族灾难,永不遗忘!
(来源:无线徐州 编辑/吴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