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南京的特色糕团,梅花糕有着不可撼动地位。
虽说梅花糕起源于苏州,但既然担待了“梅花”二字,而恰巧梅花是南京市花,这个巧合似乎让南京人喜爱梅花糕有了理由。
其实相较于苏州,南京的梅花糕普遍面糊更加柔软有弹性,撒的也非金桔糖、冬瓜糖,而是葡萄干小元宵等。
提前清理好模具,把模具连同铁盖放炉上用中火烧烫,用刷子蘸水油将模具孔涂抹一遍。这个,并不算什么技术活。
再将装有面浆(面粉、酵粉和水拌成的)的铜壶倾斜,注入梅花模孔,这个时候需要注意了,一定只注入半孔。
接下来,将模具缓缓转动,使面浆均匀黏在孔壁。甚至还举起模具的动作,十分霸气。
梅花糕好吃的原因之一离不开里面的馅料,这家的选择并不多,仅有水果、豆沙以及年糕。瑟瑟寒风、烟雾缭绕间,豆沙的暗红都透着暖意。
师傅手速太快,在注浆之前还有一步撒白糖,为了更加甜美可口。
接着便开始点缀红枣、葡萄干、小元宵等辅料了。尤其是圆润白洁的小元宵,倒入的瞬间就增添了饱满度,虽未熟却隐隐表现出了食物之色。
接着便盖好盖子,静候出炉了。一般不到十分钟,便可出锅,但每次仅有一锅,所以...一定提前排队呀~
小编排队时不免担心:我要的水果馅没了怎么办?万一前面一下子要五六个,到我就没了,那我还要忍着馋意再等吗?
在出锅之前,店家还要再耐心的刷上一层白糖,只为让甜味更好的融入馅料中。刚出炉的梅花糕十分喜人,完全绽放的小元宵在铁片间软软的抖动着,似乎在呼喊着:快来吃我~
铁签戳起,装杯,再递入食客手中。一气呵成,毕竟动作稍慢,挤满人的队伍可是会急躁的。
最初的挤挤攘攘,满满当当,随着“我要一个豆沙的”“我要一个水果、一个豆沙”“我要两个豆沙”...不到五分钟,便可能所剩无几。
可算到了小编,要了一份豆沙、一份水果。
不夸张的说,小编最初吃到的并不是左师傅梅花糕,而是这家店。原因?离家近。大概就如同初恋一般念念不忘,就算吃过再美味的梅花糕,也记着它。
豆沙细腻,甜度不高,滚烫清香的馅料配上糯糯微焦的外皮,搭配红枣和葡萄干,简直是冬天的一记绝杀。水果馅的梅花糕则是带着香蕉清香还挂着一颗鲜艳欲滴的红樱桃。一口咬下去,绵密而充实,但加热后的香蕉泥会有些发酸,所以少了豆沙的熨帖。
想必不少吃货都猜到了这家店——陆氏梅花糕。无法辩驳的一点,相对于耳熟能详的梅花糕店铺,这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食名片。
小编接着介绍几家梅花糕店铺,只愿能在寒冷的冬日,剥去寒意、带来热乎乎的美味。
左师傅梅花糕
大名鼎鼎的一家店,他们家有四种口味,豆沙、紫薯、芝麻、水果馅儿。基本不会有雷点。小编不多做赘述,相信广大吃货肯定都品尝过。
人均:4元
地址:马台街新菜市1号(童家巷巷口)
朱氏梅花糕
据说他家的豆沙和紫薯都是自己熬制的,路过总会忍不住买上一个。更有意思的是还售卖别的小吃,推荐布拉卷粉。
人均:4元
地址:上海路120号之一505室(近汉口西路)
孙氏梅花糕
开在左师傅不远处,于是另辟蹊径。近期推出了肉馅梅花糕,黑猪肉+鸡蛋+香菇,打败了豆沙成了最火,并不是想象中黑暗料理的味道,大概就相当于喜好咸甜粽子的区别吧。值得一试。
人均:4元
地址:马台街36号(近北京华联)
捧着热气腾腾的梅花糕,首先便暖了手,再一边呵气一边轻轻地咬,小小一口,口腔充斥的暖气似乎直达心间。
南京人迎接冬天的仪式,这是其一。
还有哪些你喜爱的迎接仪式呢?
(来源:南京吃货 编辑/马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