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将在南京举行。连日来,人们以多种形式,共同回顾80年前那一段血泪史,敲响捍卫和平的警世之钟。
【铭记:利济巷旧址迎来特殊参观者】
12月12日中午,南京审判中,侵华日军战犯审判庭审判长石美瑜的后人石南阳一行,来到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感受这段血泪记忆。2014年,石南阳曾将当时父亲保存的当时审理案件的判决书底稿从台北带到南京,捐赠给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今年的国家公祭日前,石南阳带着家人再次来到南京。
石南阳:日本人侵略我们,我们当然要记得,一个国家不反省不记得,那就强不起来了。
此外,法国知名油画家克里斯蒂安·帕赫,也在12月12日将自己创作的五幅"慰安妇"题材油画,捐赠给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
法国油画家克里斯蒂安.帕赫:我能做的就是用画笔把当年人们所受的苦难画出来,画作完成后我在法国的画室里邀请了很多很多人来参观,大家震惊地看完画走出去不说话,甚至是哭着出去的。
【哀悼:各界人士悼念遇难同胞】
在南京,地税党员代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山码头遇难同胞纪念碑前敬献花圈、集体宣誓。悼念现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人讲述了80年前的惨痛历史,党员代表们纷纷表示要不忘历史、珍惜和平。
【祈愿:南京高校举办纪念活动】
而南京的各大高校,也在公祭日前夕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在南京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讲述"慰安妇"题材的电影《大寒》,在学校礼堂举行了观影会。
东南大学学生:不能沉痛在历史里,而是要维护和平。(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冯源 黄蒙 周雷 孙军)
(本条新闻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