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南京大屠杀题材舞剧《记忆深处》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在12月国家公祭日期间于南京和北京上演。对此,导演佟睿睿表示有些遗憾。尽管如此,她仍希望借此片聊表每位主创和演职人员对国家和民族的挚爱。“惟愿,每一位大屠杀遇难者的灵魂得以长久安息。惟愿那些为救护生命、揭露真相、捍卫正义挺身而出的人们不再感怀至憾”,她说。
舞剧《记忆深处》宣传片 祥云印象摄制
历史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过去几年,关于南京大屠杀最令人瞩目的,是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此每年地方层面的悼念活动升格至国家层面;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13亿中国人的记忆自此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记忆。南京大屠杀更加深深地铭刻在历史柱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记忆深处》选择把目光投向大屠杀的亲历者们,呈现那些埋藏深处触及灵魂的记忆。在满目疮痍地狱般的日子里,从人们守望相助、舍身忘已、坚韧勇敢中,我们能够发现大量的爱。经过大屠杀的洗炼,这些爱超越了个人情感。
《记忆深处》严格以史料为基础和对照,结合纪录性和艺术性,以新的思路和手法进行创作和呈现。全剧从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探寻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角度切入,并以此为线索贯穿始终。救护者(以拉贝和魏特琳为代表)、幸存者(以李秀英等人为原型)、日本兵(以东史郎等人为原型)等主要人物齐头并进,典型事件彼此独立又相互印证,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心路穿插融合,最后共同指向一个真相。每个篇章都是一场对话,既是与张纯如的对话,也是与过往、与人性、与良知的对话,最终归结为善与恶的较量。
相应地,《记忆深处》的编舞以真为魂,用当代的视角,具有现代的审美观念的舞台质感,最直接有力的舞蹈语汇捕捉呈现人物情感最强爆发点和心理矛盾的最敏感处,大开大合的灵魂之舞具有强烈的雕塑性,主要人物语汇张力顿挫,细致入微,既表达了多层次的情感,又给每个人物留下深深的历史印记。除保留少量必要的叙事性外,舞蹈的编排聚焦人物所处的环境及其人性的复杂心理,那些可敬的、虔诚的、勇敢的、诚实的、执着的,当然还有可憎的,指向记忆深处不可忘却的部分,呈现出这部舞剧直抵人心的不同力量。
导演的话
佟睿睿
十二年小轮回,再次直面南京大屠杀,重新审视自己,是要勇气的。当年初生牛犊,在2005年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之际,凭着一腔热血创排了人生第一部舞剧《南京1937》,现在想想真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也许正因为此,那段历史惨剧、那些鲜明人物以及整个创作过程,时常萦绕心头。既然挥之不去,索性再走一步,走深一步。
今天的《记忆深处》,如初意得遂,把内心多年的积攒挥洒在舞台上。呈现大屠杀全貌实非易事,惟愿聆听12年前便驻足我脑海的那些人,他们当年或此后埋藏心底的所思所想。我力图从他(她)们的日记、言述中窥视原貌,从相互间的旁证、佐印中探究本意,常常自警的是,不要随着我的心愿思其所思,想其所想。
这部舞剧不以“美”为前提,而是以“真”为前提。剧中所有的人物都真实存在过,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人性。在编舞中对主要人物塑造及群体灵魂也力求最本真的表达。
我脑海深处人物的底色,拉贝们是可敬的,魏特琳们是虔诚、李秀英们是勇敢的、东史郎们是诚实的、张纯如们是执着的,还有那日本右翼们是可憎的。在南京大屠杀的光谱下,透过30万冤魂的呐喊和刽子手的残暴,每个人都混合出不同的生命质感。
12月13日已经成为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档案也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在国家和全人类的共同记忆里,这些宝贵的记忆或许可以在舞台上找到了永久的安息之地。
主创/谈记忆深处
主创/随笔
作曲 / 郭思达
随着音乐创作的深入,那丝丝的凉意透过肌肤渐渐渗入骨髓,不是悲哀,不是痛苦,是事实的真相。
舞美灯光总设计 / 任冬生
十二年的沉积,十二年的不甘,十二年的等待,十二年的牵绊,记忆深处的不怨不悔。
編導 / 何滔
12年前的声音总在脑中响起,12年后的今天履行使命。万钧雷霆,凝铸成冰,记忆的火焰点亮光明。
編導 / 李宏钧
作品即将呈现了,我却不是我了……在无数次加减法中得出了作品,这一加一减无时不触碰着我的内心深处,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舞美设计 / 王立峰
金陵记忆之深处荆棘密布,那荆棘与魔魇的背后更有无以名状之残忍,之刺痛,之挣扎,之罪恶累累......愿苦痛之灵魂能够安息,我辈当不忘沉痛之历史!
服装设计 / 阿宽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80年前这个痛,存留在我们民族血统的《记忆深处》,永远不能愈合。
服装设计 / 李予多
我在做服装,更是在“画”伤口。虽然八十年前那个冰冷冬天的历史对于我是遥远陌生的,但《记忆深处》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曾经在这里跟现在的我一样真实的存在着,疼痛着,看到他们,你会跟着他们一起疼。
灯光设计 / 胡博
《记忆深处》将身处和平安逸中的我们再次拖拽到记忆深处中,惨痛血腥的记忆叫我辈不忍直视,但史如明镜,愿人们以史为鉴,不要让历史重演,愿故者安息。
多媒体设计 / 胡天骥
见证我存在过是无数记忆的碎片, 其中的一些是温暖的, 而另一些冰冷刺骨 ,但无论如何我都希望他们存在的长久一些 …
造型设计 / 徐彬
记忆,埋在大脑的沟回之中;那场80年前的痛楚记忆,埋在整个民族的记忆深处。用一种泪盈于睫的心情去创作,希望能为这部饱含深情的舞剧作品,再添上一串泪珠……
張純如扮演者 / 唐诗逸
我看见无数人为了拯救献出生命!我想帮助他们,伸手拉住那些深陷黑暗艰难喘息的人们!
李秀英扮演者 / 秦熙
在這個舞台,我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她,有那麼一刻,我覺得我就是李秀英,面對歷史,我們能做的微不足道,只能用一次次的拼盡全力,來表示對她的尊重。
东史郎扮演者 / 曲继程
海洋深处是黑暗,土地深处是火焰,记忆深处是痛苦与救赎。
拉貝扮演者 / 胡兴东
我是南京人,曾经热闹繁华的六朝古都南京,却在1937年尸横遍野,我庆幸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亲眼看着父母、兄弟被杀害、忍受着家破人亡的痛苦。我也许永远体会不到那个时代的人的恐惧与绝望。《记忆深处》仿佛把我带入了那个年代,挣扎、惶恐、害怕、渴求、愤怒…… 这些我都一一体会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对于这一段记忆埋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魏特琳扮演者 / 宋菲儿
很荣幸能担当舞剧《记忆深处》主要角色魏特琳的扮演者,让我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到了大屠杀事件的种种暴行、兽行,惨烈程度让人发指,让一位虔诚的传教士信仰崩塌、直至灵魂崩溃。
日本右翼扮演者 / 潘琮
80年后的今天能有幸的参演这部历史性的舞剧《记忆深处》让我又仿佛回到那时候的情景,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候的恐慌与绝望,但我知道,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于心,记住中华民族的先辈们为祖国作出的牺牲,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对于这次饰演的大反派日本右翼份子,那种情绪的转换波动更让我有着极大的挑战,虽然动作简单,但是我知道越简单却越不容易去表达,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尝试。
出品人 郑泽云
艺术总监 柯 军
总监制 刘金星 苏启大 杜小甦 宣云凤 周东亮
总统筹 张晓苏
历史顾问 朱成山
文学顾问 罗怀臻
编剧 总编导 佟睿睿
作曲 郭思达
舞美灯光总设计 任冬生
编导 何 滔 李宏钧
舞美设计 王立峰
服装设计 阿 宽 李予多
多媒体设计 胡天骥
灯光设计 胡 博
造型设计 徐 彬
道具设计 洪 亮
音响设计 毛林华
执行制作人 孟志恒
编导助理 秦 熙 陈春华 袁 宁 袁惟彧
领衔主演
唐诗逸 / 饰演 张纯如
主演
秦 熙 / 饰演 李秀英
曲继程 / 饰演 东史郎
胡兴东 / 饰演 拉贝
宋菲尔 / 饰演 魏特琳
潘 琮 / 饰演日本右翼
黄 莹 / 饰演老年李秀英
高诚诚 / 饰演 东史郎生母
袁惟彧 / 饰演 东史郎养母
舞段主要演员
郝康陵 刘思江 李 亮 朱格贝 李佳娴 王佳妮 赵 磊 徐 涛 司依然 戚成浩 蔡凌霄 陈鸿日 张旭翔
群舞演员
高雅楠 朱星宇 张天乐 宋依迪 陶雅 邹钰文 尤伟 罗阳 原凯 陈思石 董相君 张慧天 李姜瑶 翟汝梦 孙晓燕 王亚丽 武婷婷 王鑫 傅靖楠 刘杰虎 刘伟 王灵笑 单韦博 严顺 曲鑫
演出统筹 张 倩 丁必武 王连庆
剧务主任 汤 琴 陈珊珊 张 军
场记 袁惟彧
剧务 骆 骅 崔 婧 韩千一 高维晨
宣传统筹 孙国强
宣传执行 韩 琛 郜炜磊 王 薇
舞美总监 盛小鹰
舞美统筹 牛震平
舞台监督 张光辉
技术监督 葛洪文 刘蓓
舞美装置 杨 伦 王中年 蒋玉武 崔奇兵 苏全军
灯光助理 贺明营
灯光 刘成晋 徐承浩
音响 曹 彦 刘锐锋
视频 王宇宁 卞 寅
服装 费文华 王好好 杨金兰
化妆 张媛 杨少卿 邓艺倩 杨冬素
字幕 金 枝
海报设计 德聪
剧照摄影 祥云印象-粟国光 王宁
宣传片 祥云印象-鲁子文
出品单位
江苏省演艺集团
北京九舞金水文化传媒
演出单位
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
江苏省舞之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演艺集团舞美中心
摄制 | 祥云印象(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来源:祥云印象微信公号等;我苏网综合整理 编辑/李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