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南通元素多多!

2017年12月12日 11:30:02 | 来源:南通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出炉的消息,近期一经披露便在南通这座“建筑之乡”备受关注。记者就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及其蕴含的南通元素进行了寻访。目前,记者先后发现了8个具有南通元素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根据热心网友提供的链接,记者找到了江苏文物官微。官微显示,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发布;由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97位专家推荐把关;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个建筑遗产项目入选;江苏14处建筑榜上有名;南通大生纱厂名列其中

▲大生纱厂

  大生纱厂是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发详地之一,现为江苏大生集团的总部。大生纱厂留存的历史建筑、设施,门类齐全,基本保持着张謇时代的历史面貌和格局。作为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主要文物建筑包括钟楼、公事厅、专家楼、清花间厂房、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旧址、唐闸实业小学教学楼等。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旧址

  在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旧址是南通籍著名建筑师孙支夏(晚年名孙支厦)早期的作品。该楼始建于1909年,原为江苏省咨议局大楼,张謇曾任江苏咨议局局长。孙支夏是中国传统建筑工匠向现代建筑师过渡的代表性人物,这处建筑是孙支夏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原江苏省咨议局局址改为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院址。

  记者同时了解到,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于2016年9月产生,共有98处建筑入选,其中南通元素也比较多。


▲人民大会堂

  比如,人民大会堂的建设队伍包括南通市建筑公司的施工人员,由于工作出色,刘少奇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曾到工地慰问了他们。

▲中山陵

▲上海国际饭店

  ▲广州市中山纪念堂

  启东籍营造大师陶桂林负责建造三件代表作:中山陵是南京的地标建筑;上海国际饭店,当年是“远东第一高楼”,如今依然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的亮点;广州市中山纪念堂,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至今仍是广州最具标性的建筑物之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施工总承包单位是通州建总,该馆曾于2009年获鲁班奖,在南通建筑铁军100座鲁班金像的获奖序列中名为第57项。

▲中科院上海佘山天文台

▲北京天文台

  中科院上海佘山天文台的核心建筑“156工程”,是南通建筑铁军在改革开放后建设的第一个特殊科研构筑物;由于出色的表现,中科院特邀这支队伍负责北京天文台“216工程”,最终,这个内外分离的全隔震科研项目于1990年获得鲁班奖,是南通第2个获奖项目。

  在寻访中,南通发布记者还发现,这8座见证中国20世纪重大事件和南通建筑铁军成长足迹的建筑物,不约而同兼具两个鲜明的特点:

  ●主体建筑质量及其过硬,历经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仍然具备完整使用功能;

  ●在当时修建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南通建筑师及其建筑团队在多方学习的基础上依靠自主创新最终交出了精品工程。

  (来源:南通发布 编辑/桂丹)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