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木渎镇,有一间安静的图书室,叫工友图书室,它的主人叫老全,这里成为众多劳动者的精神家园。
老全的工友图书室已经办了八年了。每周末,这里都要举办工友诗会。
2009年,28岁的全桂荣租下这间100平米的小屋,从此小镇上拥有了第一间免费开放的工友图书室。当时,全桂荣一个月的薪水只有2000元左右,经营这间图书室要用掉他一半的收入。尽管如此,能为广大工友们提供一个休憩心灵的港湾,全桂荣还是乐在其中。
工友图书室负责人全桂荣:“我的个人的兴趣爱好,很喜欢阅读。因为我以前也在工厂里上班,特别感受到我们打工者业余精神生活的匮乏,除了生活和工作之外,可能还是需要有精神的追求的。”
渐渐地,图书室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基金会的支持。2012年,全桂荣辞掉工作,全职打理图书室,很多工友也主动过来帮忙。8年来,一万多名打工者走进图书室。大家不仅在这里看书,还在这里尝试创作。1000多篇诗歌,16首打工歌曲,先后在这间图书室诞生。
幼儿园保安张梅:“来这里看看书,比如生活当中、工作当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者困惑。来到这里看到这些书籍,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激励,一种力量。”
工厂操作工王海军:“得到了很多认同和归属,还有得到了很多尊重。”
工友图书室创办者全桂荣:“很多工友到这里,有很多改变,由内向到比较开朗、从自卑到自信的建立,能够让我们工友到这个地方,感觉到这个城市的温暖。”(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徐晗 叶蓓蓓 苏州台)
(本条新闻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