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南京、南通等地相继发布了用工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企业普遍面临"用工难"的问题,即便采取了加薪等措施,仍有四成左右企业感慨:"招工太难"。
【企业:制造业服务业用工缺口最大】
在南京夫子庙,老字号餐饮企业奇芳阁的门口摆着一块大大的招聘海报。负责人告诉记者,店里今年以来长期处于缺人的状态,这个板子摆在这里已经很久了。
奇芳阁餐饮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潘永生告诉记者,招工难比以往更严重,有人走了以后,我们就不能及时补上。有时候招人周期比较长,企业就感到非常困难。
不仅是这一家企业,在南京不少街道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印有招聘字眼的海报。都说招人难,那劳务人员去哪儿了呢?记者来到位于板桥的劳务市场寻找答案。走进大厅就发现,与满墙的招聘启示相比,到场的求职人员并不算多。
求职中介说,都在缺人,像机械行业、服务行业是最大的缺口。年龄比较偏大,这边几乎都没有年轻人了。
【求职者:期望值高 匹配度低】
一方面,劳务市场上岗位多、人数少;但另一方面,许多求职者却仍然认为:工作不好找。
一名求职者告诉记者,不好找,都是3000左右,怎么样也得4000来块钱吧,管吃管住的。
从招聘信息来看,技术岗位的待遇在4000到6000元左右,服务岗位则平均只有3000左右,给部分求职者造成了心理落差。以南京板桥人力资源市场为例,今年累计有两万多人进场,提供8000多个工作岗位,最终却只有2500多人签约。
南京板桥人力资源市场总经理刘海说,务工人员相对于岗位匹配率是很低的,因为企业要求的技能相对很高。很多一部分人员在南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都选择了返回老家。
在南通,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需求也出现错配。求职者不仅关注待遇,更关注工作环境、劳动强度。而用人缺口较大的岗位往往较为辛苦。
求职者说,有的合适的工作,待遇可能比较低一点,不符合自己心意,待遇好的,又会比较辛苦。
南通某金属加工企业人事助理左聪颖说,求职者对自己的定位还是比较高的,像我们现在招生产一线的,一开始有的还信心满满的,但两三天下来就感觉吃不消。
【专家:加强培训 给福利也给发展】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一方面,求职者要端正心态,避免眼高手低,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健全制度保障,关注员工发展诉求,这样才能招得到工,留得住人。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郭艺 章斌炜 南通台报道)
(本条新闻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