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研讨会在常州召开。记者与会获悉,常州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试点得到国家和省卫生计生委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常州再次赢得了历史性的机遇,与南京、福州、厦门一起被确定为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第一批试点城市。
常州“十大产业链”中就包含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及生物技术。常州注重民生改善,发展成果普惠共享,医疗卫生和健康养老产业水平较高。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设计一步到位、实施分步进行、发展同步推进”的建设要求,在省卫计委指导下,常州市对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试点制定了“启动建设、初见成效、应用发展”三阶段发展目标,积极探索试点。常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听取了试点工作汇报,市政府牵头搭建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工作组,明确了依托市属国有投资平台——常州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集团公司合作开展建设运营,并赴南京、福州、厦门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推进试点工作。
据了解,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试点建设,产业是主体。在实地调研全市健康医疗和信息产业现状,对现有产业资源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常州市按照“盘活已有存量、激活市场增量”的原则,研究形成了适合本市实际的“一中心多园区”建设方案。
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试点建设,数据是基础。常州市建成了“市县一体化”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交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全员人口、电子病历和电子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存储数据总量达480T,其中300T已入驻大数据中心。目前,市级平台已汇集460多万条人口信息、365万份电子居民健康档案和6856万条诊疗记录。
记者了解到,2016年,全省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分级评价,常州市名列地级市第一名。启动了“推进实名就诊、优化医疗流程”项目建设,实现“就诊一卡通、医疗费用一账通”。目前,试点医院65%的门诊患者使用一站式自助服务,人均减少排队等候2次以上、减少在院时间1小时左右。开发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通过中国电信天翼云实现了移动随访,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建设了以医联体为范围的双向转诊系统和远程影像、心电等系统,与中国移动对接,创新服务融合,帮助建立“首诊在社区、大病上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就诊模式。完善“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开发了“健康常州”微信公众号、“常州移动医疗”APP和“汇康亿家”电视终端“三屏融合”的智慧健康服务体系,通过“口袋里的健康”为患者就医提供方便,并帮助他们随时关注、管理自身健康。为试点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常州将紧紧抓住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试点的契机,充分利用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探索“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挖掘大数据在精准医疗、新药研发、智能制造、健康服务、健康体育、健康养生养老等方面的潜力,培育发展新业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将“常乐之州”进一步打造成“健康之城”,为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贡献“常州经验”。
(来源/扬子晚报网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