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记忆遗产的南京回响|他偶然间发现的秘密,让拒不认罪的南京大屠杀主犯俯首认罪

2017年12月07日 10:52:5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时间流逝,记忆,能否长存?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发生,

  距今已经整整80年。

  当我们再次翻开

  入选世界记忆遗产的

  十一组南京大屠杀档案时,

  这些文字、照片、影像

  会唤起人类的共同记忆。

  江苏新闻广播系列报道

  《世界记忆遗产的南京回响》

  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为了未来永远的安宁。

  铁证重现之路

  

  南京汉府街4号的毗卢寺,这座百年古刹现居于闹市之中,墙内香火缭绕,寺外车水马龙。1940年的毗卢寺,是汪伪电讯集训队所在地,这天清晨,18岁的学员吴连凯走进后院茅房,在墙砖脚下的草丛中,无意间捡起一本硬纸装订的巴掌大的相册,谁知,翻开的第一眼却是永世难忘,因为这16张照片上触目惊心地记录着日军屠城的累累暴行,激愤难当的吴连凯颤抖着将相册揣进怀里。

  毗卢寺

  入选世界记忆遗产的十一组南京大屠杀档案,第四份是吴连凯手写的呈文、参议会的文件以及16张照片原件,现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这16帧日本侵略者的罪证照片,起先由吴连凯当时的同窗罗瑾冒险保留下来,被他藏于毗卢寺内一道不起眼的墙缝里。在命运的安排下,吴连凯发现了从缝隙中掉出的秘密,接力完成保存罪证的壮举,战后他记述下关于16张照片来龙去脉的呈文,和这些屠城血证一并呈送南京军事法庭。

  吴旋呈送日军暴行照片呈文

  “那个地方有个大佛,坐佛下来有个座子,座子有点裂开的地方,把板子掀起来以后,拿起来就可以塞到里头去。把这个板子盖上以后,正好在背后,后面就是墙,也不好走人,就藏在里面去。作为我当时的思想,这个是日本人杀我们中国人的罪证。”

  集训队的培训告一段落,毗卢寺已不是相册合适的藏身之所,吴连凯急忙将它转移回家、压在箱底,但那些惨烈的影像在脑中怎么也抹不去。吴连凯战战兢兢地过了几年,冥冥中有种预感,自己一直等待的时机就快来了。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轮到正义力量发起声讨。南京街头贴出布告,号召市民们检举侵华日军犯下的暴行,此时站在布告下的吴连凯,为欢庆战争胜利,已改名为“吴旋”,他找出尘封已久的相册,去了南京临时参议会,在众人被所呈之物深深震惊时,吴旋屏息凝视,写下这篇呈文。

  罗瑾、吴旋保存下的照片册

  “胜利以来,此十六张照片始得重睹天日,今闻贵会有搜集敌寇罪行、侦讯战犯用,特将该项材料检出,请代送有关机关,使残暴敌寇得以明正典刑。”呈文的末尾,留有吴旋按下的一大块血红的手印。

  在对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开庭公审时,一向拒不认罪的谷寿夫,面对法官当庭出示的罗瑾和吴旋冒死密藏的屠城血证,顿时脸色大变、慌乱不堪,最终俯首认罪。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表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年后的今天,任何为侵略罪行脱罪和翻案的言行都是站不住脚的,谎言、狡辩在铁证面前,显得无比苍白无力。

  

  这16张照片,在南京举行的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定位“京字第一号”证据。不仅当时发挥作用,现在继续发挥着它的证据作用和宣传作用,现在日本右派势力不是想否认南京大屠杀嘛,我们要和他辩论、和他打官司就要证据,而这16张照片是最好的证据。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刘雨薇 陈于  编辑/夏雪)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