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江阴被江苏省委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县级集成改革试点。赋予先行先试政策,率先推进集成改革,作为全国县域发展排头兵的江阴再次迎来新机遇。近几个月来,江阴把徐霞客镇经验模式迅速推广复制到全市各镇(街),市级层面行政审批和综合执法力量初步整合到位,集成改革向纵身推进迈出重要一步。同时大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江阴市大力精简审批服务事项、压缩环节,组建江阴市行政审批局,实现市、镇(街、开发区)两级审批服务权限合理划分、高效联动。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全面推行“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大项目一律采取代办制,一般项目网上办、不见面。目前,全市的月平均“不见面”办结事项(含“见一次面”)近万件,涵盖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企业登记、公共卫生等与群众、企业关系密切的领域,“不见面”审批工作各项指标均已达省标。
江阴市行政审批局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和市政务服务中心两块牌,共入驻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络、国地税、不动产交易登记、出入境、医社保和公积金8个中心,面向企业和群众集中开展一站式服务并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推行综合受理、联办代办、多评合一和资源共享等举措,真正开启“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章审批”的行政审批运行新模式。以往,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要跑发改、经信、规划、住建、园林、民防等10多个部门。如今,这些业务只需在政务服务中心二楼的行政审批局的项目投资建设窗口就可“一窗式”受理。
同时,江阴市在全省率先实现“3550”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2440”的目标,即企业注册开业2个工作日内,不动产登记4个工作日内,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40个工作日内完成。目前,该项工作方案已初步完成,并正式开始试运作。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使得政务服务更加便民惠民亲民,行政效率大幅提高,行政投诉大幅减少。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马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