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这个数据全国最低 90后女生自毁形象来推广

2017年11月27日 18:05:36 | 来源:名城苏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苏州,你会说地道的苏州话吗?这个不是难题的问题,却问倒了许多苏州人。近日,一项在6至20岁人群所做的调查显示,能熟练使用苏州话的青少年,只占2.2%,为全国最低。

  看到这个数据,有人震惊,有人感叹,有人不解。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苏州,古典园林、古城墙、特色小吃等带有浓厚苏州文化色彩的标签,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人知,但是苏州人为什么讲不好苏州话呢?

苏州一所幼儿园老师举行“学说苏州话”活动

  比例为什么这么低? 苏州移民多是主因

  姑苏区彩香二村幼儿园,有两个大班80名学生,其中能够熟练掌握苏州话的有10个人左右。

  幼儿园老师介绍,这些孩子多由爷爷奶奶照看,平时交流以方言为主,所以还能说说苏州话。如果是和父母一起居住,或者父母一方是新苏州人,孩子能说会说苏州话的概率就极低了。

  幼儿园姑且如此,中学生的苏州话水平如何呢?在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语文老师梅喆看来,“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今年9月,第九届苏州市“普通话、苏州方言、英语口语”比赛报名启动,一中400多名高一学生中,仅有30多人报名。经初步筛选,有10个学生可以讲比较流利的苏州话,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

  “宁肯听苏州人吵架,不愿听宁波人讲话。”温柔又好听的苏州话,为什么现在会讲的却越来越少呢?梅喆认为,讲苏州话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作为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苏州的移民越来越多,他们听不懂苏州话,又怎么会讲呢?

  另外,苏州人“软糯”“谦让”的性格,也决定了说苏州话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梅喆说,苏州人不像成都人、上海人,他们遇到了外地人,会不自觉地改用普通话交流。

90后女生张轶君自毁形象扮演相亲男,普及推广苏州话

  开办“洋泾浜学堂” 老苏州小苏州线上线下齐发力

  苏州话是吴侬软语的代表,也是苏州文化的载体。随着昆曲、苏州评弹等被列入世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话也正在得到重视。遗憾的是,有越来越多的苏州人已经不能再说一口纯正的苏州话了。保护苏州话,刻不容缓。

  家住姑苏区钟楼社区的王吉华,是一位热衷于推广苏州话的热心市民。每周都会定期走进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向有兴趣的外国留学生提供传统曲艺、苏州方言的培训。

  日本留学生松沼素子,在王吉华老师的苏州话课堂,学会了“蛮好咯”、“不错咯”等常用的苏州话。如今,她和学校里师生打招呼,也习惯用苏州话说“倷好”,虽然发音不太标准,但听到一个外国朋友说苏州话,大家都感觉非常惊喜。

  除了有老苏州不遗余力推广苏州话,苏州90后女生张轶君,在网上注册了方言类微信公众号“轻骨头”,其中有“洋泾浜学堂”栏目,每期通过一则自导自演的短视频,在线上推广苏州话。

  在“虚头小姐和花险先生相亲记”中,张轶君一人饰演满嘴跑火车的相亲男、爱慕虚荣的女白领,这些反差相当大的角色,配上吐字清晰的苏州话和夸张的肢体动作,让人在捧腹之余有思考,一时间刷爆了朋友圈,许多网友亲切地称她为苏州版的papi酱。

  其实近年来,苏州在保护方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已经举办了九届的苏州市“普通话、苏州方言、英语口语”(三话)比赛,就是让参赛选手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面向全国;说一口地道的苏州话,热爱家乡;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走向世界。举行“三语”比赛,这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苏州大学教授汪平对苏州话的保护持乐观态度,不过他还是建议教育部门,要培训一批掌握地道苏州话的中小学老师,学好了再教给学生。因为保护苏州话,要从娃娃抓起。

  (来源:名城苏州网 编辑/钱薇)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