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新时代标明新方位、新使命呼唤新作为。连日来,江苏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学思践悟、深照笃行,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指引,坚定不移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勾画的美好蓝图,推动十九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充分展示全省各界干群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凝心聚力、开拓进取, 丰富拓展“两聚一高”新实践,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新探索新气象新作为,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从11月5日起推出专栏《新时代 新作为》。
第十三集:江苏做大"一带一路""朋友圈" "丝路快车"横跨欧亚 经贸往来再创新高
今年是我省最早开通的中欧班列"苏满欧"运行满五周年,五年间,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机遇,我省又相继开通了7条横跨欧亚的国际货运班列。如今,这些奔跑在丝绸之路上的"钢铁骆驼"正使得江苏与班列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联系更加紧密。
苏州台记者黄冠华:每一趟中欧班列平均可以装载40到50个这样的大型集装箱,五年来,从一开始的每周一趟,到现在的每周两趟、三趟,旺季的时候,甚至可以发到一周四趟,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正为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提供了一个极具性价比的选择。
作为苏州高新区最大的出口企业,名硕电脑是中欧班列的老客户了。平均每周,公司都有5到10个集装箱的货物要通过铁路发往欧洲。
名硕电脑有限公司物流主管胡洁告诉记者,它如果和海运整柜来比,大约可以节约将近两周的时间,它与空运来比,它的费用大概可以节约将近70%。
从苏州出发的中欧班列"苏满欧",一路向西,到满洲里出境,穿越俄罗斯、白俄罗斯,12天到达波兰华沙,最后在德国杜伊斯堡结束旅程。为中欧之间的物流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陆路通道。
为进一步提升班列运行效益,苏州海关不仅开辟了专用申报通道,还运用"掌上物流"、移动查验等科技手段,将班列物流等待时间压缩了80%。5年来,来自江苏、上海等地的精密电子仪器、IT产品、时装等,经由苏满欧铁路分流到欧洲各地,让"中国制造"加快了奔向世界的速度。
江苏台记者杨惠娟:这里也是欧洲最重要的物流中心,被人们称为"集装箱上的城市",我身后就是刚刚到站的"苏满欧"中欧班列,这趟车不仅带来了畅销世界各地的江苏产品,也为苏德贸易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德国SMA集团物流总监Axel Brewe说,更加快捷的铁路运输,推动了公司全球化采购的步伐,让我们把合作目光更多的转向制造业很强的江苏。
目前,包括"苏满欧"在内,江苏省内已有苏州、连云港、南京、徐州、南通五市开通了连接中亚和中欧共8条国际货运班列,平均每天就有3趟班列奔驰在路上。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的开行班次和货运量都有大幅增长,1-10月累计开行1031列,货运量95.02万吨、货值 164.24 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 70.5 %、58.6 %和 63.5 %。生活用品、机械设备等"江苏制造"、"中国制造",通过铁路动脉,进入欧亚新市场;同时,铁矿石、汽车零部件、葡萄酒等又搭乘班列,走进中国、来到江苏。
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营在欧亚之间建起了便捷的陆路通道,带动起了江苏企业的外向型发展,也激活了沿线国家向中国出口的份额,逐渐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引擎。
江苏兆伏新能源公司运营副总经理王赟栋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在主要的光伏市场荷兰、德国及英国品牌占有率第一,每年的出货量增长都在百分之几百。
哈萨克斯坦欧亚资源公司董事长开普朗说,我们每年有40万吨铁合金通过班列运到连云港,再运到日韩及东南亚国家,解决了我们内陆国家的出海难题。
未来两年,我省将重点发展南京、苏州、连云港三大国家级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培育徐州、南通两大省级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形成"3+2"中欧班列枢纽节点体系,力争到2020年,初步实现中欧班列服务设区市全覆盖。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罗聪懿 杨帆 黄冠华 冯源 苏州台 连云港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