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圈门:厚重的历史与好吃的美食,都不可辜负!

2017年11月20日 10:00:57 | 来源:漫游广陵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揣着几分怀古的情意,带上几许玩性,走过石板长街,细品一段段沧桑历史。

  东圈门是扬州的一条古街,东西走向,西到国庆路,东到观巷,长约700米,与扬州市东西主干道文昌中路平行。

  1

  厚重的历史

  东圈门街以保存有大量明清古民居,尤其是盐商住宅著称,是扬州市保护的历史街区之一。

  石板铺路 细诉当年繁华

  东圈门街是一条贯通东西的街道,系明代后期为拱卫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署而建。东圈门历史街区是由东圈门街、三祝庵街、地官第街一线组成,东靠观巷宋遗址“蕃釐观”,西接国庆路清遗迹“盐运司衙署”,南临文昌东路繁华商业街,北倚清代、民国时期老房旧屋。

  据说,原先街长约六百二十步,街宽只有六步。街心以麻石板铺路,后改为水泥砂浆路面。2000年重建了东圈门城楼,重铺了石板路。

  东圈门街两侧的住宅,均是青砖黛瓦的传统建筑。表面上看大同小异,其实这里面学问可不少!大户人家的宅门构造为门楼、门堂、天井的建筑模式;名人宅第均为有水磨青砖结构的门楼,门内是门堂,门堂里面有天井;而一般市民的宅门,大都为乱砖门面(俗称石库门面),跨进大门槛,即已步入堂屋。也就是说,平民没有专属的门堂,也没有门楼构筑。作为一条商业老街,东圈门街从东到西还有不少商铺,它们的门面俗称为“铺挞门”,采用的是连排的木板门。

  名迹遍布 沧桑之后存风韵

  东圈门街遗存众多名人故居、古宅园林、庵观寺庙、古井名木。东圈门街14号,是清代扬州学派领军人物之一刘文淇的住宅——青溪旧屋。刘家旧屋往西,是江上青烈士的旧居。东圈门22号的“何家大院”,最盛时向东扩至今天的东圈门16号,向西达今天的东圈门26号,现仅存壶园一处。

  壶园是住宅与私家园林结合得极好的建筑,相传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期间,凡来扬州,必至何家诗酒流连,竟日而罢。还有“汪氏小苑”,是扬州保存最为完整的住宅园林中的佼佼者……

  一排排建筑风格别具一格的深宅大院、名人居所,韵染着人杰地灵的东圈门街的历史,虽历经百年沧桑,然而风韵犹存。可以说是“天生丽质难自弃”,如今,终于“回眸一笑百媚生”。

  2

  美味的美食

  朱记牛肉

  冬天是进补的最好时节,爱吃的扬州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是扬州人的不二选择,那咱们大扬州最好吃的牛肉汤在哪里呢?

  牛肉切成薄片,腌制入味低,

  清水煮开,放入洋葱胡萝卜香葱,

  配上滑嫩的牛肉,再撒上一点胡椒。

  温暖的牛肉汤就可以出锅啦~

  大块大块的牛肉吸满了汤汁,软烂鲜香。

  新鲜的牛肉跳跃齿间……

  光想到这个画面就觉得超级幸福!

  东关街的尽头就是东圈门

  东圈门有家朱记牛肉

  东关街的尽头就是东圈门,这里有家牛肉汤颇为出名,名为“朱记”。

  城墙下的美食

  朱记牛杂汤配烧饼真是一绝,汤鲜不口干,肉也很多。

  “朱记”有三宝:

  牛肉汤、牛肉锅贴、烧饼,搭配一起,好吃过瘾。

  至于秘方的配料,朱老板说,这是商业秘密,不可外传。用这样的老卤熬制出来的牛肉汤,“汤味鲜香,卤汁盈口”。

  为何城中大大小小数家牛肉汤,唯独此家生意火爆,这还得问问朱老板。

  他的牛肉是点卯活杀的黄牛肉,所用的肉是放了血的。放了血的肉,腥气全无,肉纯味正。

  卤好的牛肉码在碗里,点了汤自己拿着碗去座位上等候就行。服务员会上前来斟满奶白的汤汁,略点几滴香醋,更为浓郁。

  汤要配着锅贴、烧饼吃才更对味儿。那里的锅贴煎得通体金黄,馅大皮薄,最为与众不同之处,锅贴外皮都是酥脆的,却不觉油腻。

  烧饼则最好掰开一块块,放进汤汁里浸泡着吃。喝一口汤、吃一口饼,平日里的满足是如此简单。

  放着的一碗碗摊好牛肉的汤碗

  他家的牛肉汤有什么讲究?

  朱老板说了,首先是选用黄牛肉,其次是用“活肉”,而且是随宰随用。

  再用祖传的秘方老卤来熬制,汤味鲜香,卤汁盈口。

  有老扬州说,朱家是人所共知的祖传牛肉汤,老卤是祖传的秘方,爱吃牛肉也爱喝汤,好心情在路上。

  如果还能出发去遇见更多的未知的美食,那我一定不辜负世界的温柔。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