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200多万早产儿出生,数量居世界第二。随着全面二孩政策落地,高龄孕产妇增多,早产儿的数量也大幅增加。
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记者见到了23个月大的龙凤胎姐弟可可和乐乐。两个孩子健康活泼,身体各项指标也很正常。但两年前他们出生时还不到26周,体重都不足1000克,属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经过数月的救治才转危为安。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王金秀说,当时孩子的各个脏器都没有发育健全,尤其呼吸系统,所以出生以后呼吸困难,马上转到了新生儿科。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常会发生呼吸窘迫、肺部发育不全、神经系统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等重症疾病。专家介绍,很多早产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在已知的原因中,宫内感染、妊娠并发症排首位。此外,母亲多次流产、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生活方式不健康也可能导致早产。
【“二孩”时代早产儿将明显增多 备孕女性要作息规律】
专家表示,随着高龄孕产妇、试管婴儿增多,发生早产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要重视孕前检查,确定各项指标正常后再备孕。另外,备孕女性需要改变不良习惯,减轻劳动强度,增加休息时间,保持心境平和。孕期根据医嘱定期检查,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朱晓莹 夏敬栋 黎明 颜斌 常州台)
(本条新闻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